這一距離卡得很巧妙,所謂敵人一旦發起沖鋒,己方有足夠的時間做反應。
如此以來,騎士領軍隊就是被優勢敵人追殺,再靠著戰馬善于奔跑的優勢一溜煙撤出戰場,這就算“發生過戰斗”了。
突然間場面陷入詭異的尷尬。
終于,菲斯克給予部下以示意,他以諾斯語大聲喊道:“四十度!準備拋射!”
得令的第一騎兵隊迅速聽令,旁邊的第二隊也在布羅迪的指揮下有樣學樣。
突然,一聲令下。
五百余支破甲箭飛射而來,它們都因距離較遠力道大為縮減,最后主要靠著地球引力快速下墜。
距離的確很遠,羅斯騎兵已經無法保證精度,礙于敵人是列陣的,他們遂選用輕箭用以遠程
拋射。
很多戰士干脆站在馬鐙上,小腿夾緊馬腹部,再腰腿助力雙臂拉弓。
五百余輕箭猶如一根根鋼針,如此距離對付著甲的敵人殺傷力已經非常有限,奈何布賴訥騎士的手里可是有著大量的演員。
箭矢本身雖輕,箭簇刺破了布衣直接扎進無甲騎兵的身體,毫無防備的戰馬一樣被箭矢深深扎入。受傷的戰馬當即因痛苦發狂,將無論手上與否的戰士甩了下去。
就連其實安格貝特本人,他的鐵皮盔也被箭簇蹭到,整個腦袋嗡嗡的。
待他有所清醒,只見刺激肩膀上居然插著兩支箭!
“啊?我受傷了?!”仔細一感覺,自己也沒覺得除了腦袋眩暈以外的不適感。
羅斯騎兵此番雖然主要帶的是破甲箭,箭矢又分輕重兩種。
貼臉騎射以重箭殺敵,遠距離拋射就用輕箭騷擾。
羅斯軍短時間打出三輪齊射,頃刻間就是合計一千六百支箭,令僅僅二百人的布賴訥騎士軍好好洗了把臉。
箭簇卡在鐵環,少數箭簇扎進皮肉表層。
騎士與他的五十名最精銳的扈從基本毫發無損,奈何次級騎兵以及一百余名奉命來充數的演員可就遭殃了。
很多人被三輪箭雨打懵,受傷的戰馬甩下來大量演員。
現在不勞騎士親自下達撤退令,那些臨時征召的演員騎兵,甚至顧不得身上還插著箭,攥緊韁繩就驅使戰馬趕緊向南方逃跑。
騎士看看左右,他從未加過如此怪
異的騎兵作戰模式,頓時橫下一條心,他大手一揮:“我們撤!”
對于菲斯克而言,他就是希望一番箭雨拋射打得敵人出現破綻,陣型亂了自己帶兵追殺。
“他們也太不經打了?這樣就逃跑?”
菲斯克有一絲感覺,仿佛敵人的出現本身就是為逃亡做準備。
現在當如何?他再大手一揮:“兄弟們!給我追!狠狠追!”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