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孔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勸說國王,再者他也不打算勸說。看著一地死尸,貝孔自己揪心不已,再一想到又有扈從騎兵陣亡,僅就報仇這一點上,他就是支持國王的。
可他也聽出來了,雷格拉夫的復仇必將極端——他們將恢復諾曼人的兇殘。
雷格拉夫再厲聲說道:“既然你已經回來了,現在立刻召開軍事會議。可惡,我要今晚就攻城!”
雷格拉夫不太清楚“哀兵必勝”的道理,他現在的主張就是順應本心。
在下午打掃戰場的時候,他看到自己的士兵迅速恢復精神,大家的驚恐戛然而止,在不斷搬運死尸時,越來越多士兵流露出憤怒情緒。
因為死的都是他們的鄉親鄰居,雖說大家的遠征是履行義務,本來對勃艮第人沒有仇怨,這番遭遇偷襲蒙受重大損失,沒有仇也變成大仇了。
民兵的態度很單純——既然歐塞爾軍隊殺了自己的鄉親,歐塞爾城的敵人就要血債血償。
軍中有怨恨,趁著大家還在暴怒
階段,雷格拉夫決定連夜反攻。
所謂軍事會議,不過是他向手下諸將領與同盟貴族宣布自己的決意,還要求所有異議者必須跟著自己干。
麥西亞軍并非沒有攻城經驗,所以異議集中在這里,并沒有人覺得攻城之后再劫掠有什么不對。
按照雷格拉夫的設想,伐木制作長梯強行爬墻,這是費時費力的行為,再者攀爬的士兵由于騰不開手,很容易被城墻上扔下來的石頭砸死砸傷。
破局之道就是利用現成的大量運糧馬車,再砍伐一些樹木堆砌上去制作攻城沖車,靠著蠻力將城門撞開。
圍城時期他已經觀察到,歐塞爾城并非所有的城門都布置了復雜的城門系統。
僅有面相南方的城門擁有絞盤鐵柵欄升降系統,來加強厚重木門的防御。
即便另外三個木門沒這套設備,其木門絕對非常厚實,如果僅僅是沖撞,絕不是短時間能撞開它的。既然如此,使用火攻呢?
雷格拉夫基于過去羅斯軍施行過的方案,突擊射擊了一套方法。
眾將士聽明白國王的態度,很多人覺得破城手段應該能行,破城之后的手段則過于殘酷了。
“不要對他們仁慈,如果敵人大軍歸來,他們絕不對對我們仁慈。我們立刻開始攻城,現在就把木橋的橋板拆掉。現在就行動吧。”
國王命令就是如此,怒火中燒的麥西亞軍顧不得埋葬午后激戰死亡的兄弟,立刻著手突擊施行的
夜間攻勢。
雷格拉夫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夜襲,只是因為歐塞爾城的木門太厚實,今晚的行動是針對該死的門先行施展特殊破壞。
入夜時分圍城軍隊優勢的大規模燃起篝火,今夜篝火規模更大一些,就是向守軍宣誓圍城軍并未遭遇什么損失。
其實守軍早就在漫長的圍城中麻痹了。
大主教赫里波全權負責整個城市的防務,他以信仰團結軍民,由他完全掌握資源調配,確保守城士兵有較為不錯的伙食來維持體力,所有成功進城避難的平民也至少不餓死。
赫里波在苦苦維持著歐塞爾不滅亡,這天下午,在看到己方的騎兵突然出現,本以為前前后后持續三周的痛苦圍城得以解除,又絕望地看到騎兵居然撤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