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士、平民、士兵,他們躲在圣日耳曼大教堂里偷享片刻喘息。
他們跪在十字架前,向天主祈禱拯救。原本盛大的彌撒活動可以定人心,突然闖入的士兵慌慌張張說明一個殘酷的事實,神圣的教堂頓時炸開了鍋。
大主教赫里波頓時急忙得焦頭爛額。
戴著主教高帽的他掃視著慌亂的人群,照明用的油燈似乎都被混亂做感染,無數火苗劇烈跳動,劇烈變化的光影更加劇了混亂。
“肅靜!不要慌張。”
可是,誰又能真的聽從大主教的告誡呢?
因為城市的西門燃起大火,凡是沖到教堂外的人們都漸漸注意到城市西部果然出現異樣。
今日的天氣不太好,空中云彩多了些。
如果圍城軍點燃的大火足夠洶涌,一片天空都能被“燒紅”,然而城門洞的結構限制了烈焰程度,不過它倒是有一些特殊的好處。
此時此刻,雷格拉夫親自監督部下的火攻行為。
在他的身邊,不斷有健康松木的戰士在運動。
“兄弟們快點!把木頭塞進去就撤。”
“不要怕烤得疼痛,不要怕敵人的反擊。”
他吆五喝六著,就差自己親自扛著木料向前沖了。
一旦富含油脂的松木燃起來,要澆滅它可是要不少的水呢。
成門洞的結構酷似燒炭窯,或者說歐塞爾城的四個城門都較為深邃與狹窄。西門洞的木門厚實堅硬,一些薄弱處的表面還有鐵皮與青銅鉚釘加固。
就算投入再
多的松木,沒有足量的氧氣做助燃,它的熱值根本達不到融化青銅的程度。成門洞不是真正的火爐結構,不過深處的木料持續燃燒,核心溫度一樣達到了驚人程度——足夠將城下的土壤陶化。
青銅鉚釘劇烈升溫,城門本體逐漸達到燃點。
在木門對西方的一側,它的表面逐漸開始燃燒,背后部分看起來無恙,其實已經在劇烈冒煙了。
西門處濃煙滾滾,明顯的火苗如一條小火龍沖上天。
起初,歐塞爾城守軍都不知道如何滅火,他們姍姍來遲,當第一批守軍向城墻集結時,城門的大火已經無可收拾。
慌亂的平民不知如何是好,他們驚恐地到處躲藏,藏匿在民居里堅決不出來。平民如此躲藏反倒帶來很多好處,使得鎮定之后開始反擊的士兵可以更從容的沖向城市水井,開始以木桶取水進行滅火作業。
畢竟城內還有一千名精銳戰士,本身歐塞爾守軍也有出城一戰的能力。
奈何他們早就被圍城軍的囂張氣焰震懾住,如果能夠進行出城決戰,他們早就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