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更加龐大的混合騎兵隊在歐塞爾城外集結,這一次可謂三位國王集合了他們的精銳騎兵力量,攻擊目標正是不愿意降服的特魯瓦城。
雷格拉夫本人負責管理龐大的步兵,麥西亞軍騎兵就在貝孔騎士的帶領下,代表自己君主指揮騎兵,然后完全聽命于留里克的指揮。
龐大騎兵隊中真正做指揮的就是留里克本人,隨行的勃艮第國王威爾芬芳安全成了跟班。
浩浩蕩蕩的騎兵隊有兩千騎之眾。
所謂馬車御夫客串的騎兵一個都不存在,留里克集合的都是真正的騎兵,整個聯軍內原屬于羅斯軍的騎兵就占據總兵力的70之巨。
留里克的領導力毋庸置疑。
為了能趕上羅斯騎兵的節奏,麥西亞騎兵與歐塞爾騎兵都是優中選優,凡是在長期戰爭中活下來的貴族騎兵們都可謂精銳,貝孔對自己的老伙計們始終很有信心,同樣威爾芬對自己的部下也信心十足。
難以想象,僅僅在一個月前,威爾芬帶領自己的騎兵大軍還與身邊的羅斯騎兵打得頭破血流,自己實力不濟,彼此堂堂正正作戰卻硬生生的三次差點戰士,威爾芬敗得心服口服,所以此次作戰跟著留里克一起行動也就心甘情愿了。
他也希望借由這次機會,好好以觀察者的身份看看羅斯騎兵究竟是如何打仗的,如果可以學習到某些經驗,未來再次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新建騎兵必將更
加強大。
清晨,待霧氣全面散去,盤踞在約納河畔的龐大騎兵隊徹底展現它的真身。
早在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就有部分騎兵通過了橋梁,他們在河對岸徘徊到霧氣散去。
感覺到騎兵集合基本完畢,留里克攥緊韁繩安撫著躁動的戰馬,他眼看河對岸的營地,注意到最后一部分騎兵正在過河。
“已經夠了。吹響出發號角,我們走。”他干脆命令道。
如此一來,龐大的騎兵聯軍尚未完全會和,羅斯騎兵就扛著旗幟沿著約納河的東岸草甸推進。
按照菲斯克的說法,如果只是讓其第一騎兵隊一馬當先,一個白天的功夫就能殺到特魯瓦城下。如此說法有一定的夸張意味,不過如果讓騎兵輕裝前進全力突擊,菲斯克的確可以完成任務。
可相應的代價就是戰馬累得厲害,馬失前蹄的風險也變得很大,萬一馬匹累壞、受傷對騎兵隊的影響是災難性的。
越是龐大的騎兵隊越不能逞能,為了貪圖速度一個白天就殺到城下,屆時戰馬紛紛累壞,加之天色暗淡,若是繼續進攻豈不是自討苦吃?
留里克想到特魯瓦伯爵傳回來的信件口氣無比強硬,也許那個叫阿勒蘭的老家伙真是“皇帝”洛泰爾的大忠臣,歷史上這種忠臣比比皆是,就算戰斗成了光桿老將也要孤身戰斗到死,忠誠氣節之重要已經超越個體的生命。
留里克不覺得那個阿勒蘭真正這種品德
完人,老家伙能有底氣說出決絕的話,恐怕他治下的特魯瓦城已經成了一座要塞。
若真如此,早一天晚一天殺到城下的區別都不是很大了。
縱使羅斯軍胯下的突厥馬耐力極為驚人,每一匹戰馬都非常寶貴,這一次留里克仔細思考一番決定采取保守的進攻方案。再者羅斯騎兵有好馬,聯軍里還有很多高盧馬、法蘭克馬,它們身材更高大,強于短距突擊,耐力上有所遜色,為了遷就這些戰馬,聯軍速度勢必要降低一下。
雖然是計劃減速,聯軍的戰斗力不一定就被削弱。
他們基本沿著來時的道路返向推進,然后止步于瑟蘭河。小小的瑟蘭河到處是淺灘,騎兵盤踞了一番,在找尋到合適淺灘后就直接驅馬淌了過去。
戰士們翹起雙腳,有技術高超者干脆在馬鞍上盤起腿。
很多人的靴子濕漉漉,裝箭矢的皮革箭袋也紛紛不慎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