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里克直到的,就是因為人祭和人殉,是一種愚蠢的浪費勞動力行為,東方自先秦時期逐漸放棄這類做法。待到漢武,連一些明顯是摧毀壯丁勞動力的肉刑也被廢除。不能說這種措施是純粹的人性化,它畢竟嚴重傷害國家的實力。秦穆公的幾名大將為之殉葬,結果鬧到秦國失去了幾員大將,將才的意外損失的惡果迅速在后期戰爭體現。
此事依留里克看,他不求奧利金回去尊重什么人權(奧列金也無法尊重不理解的事物),哪怕是尊重一個勞動力,也不該這樣做。
但他就是這么做了,看得一眾首領們目瞪口呆。
首領們倒不是覺得人祭真的愚蠢,而是普遍覺得一口氣用五個奴隸,這除了奧利金的炫耀意義外,真的算是祭祀神靈么?
倒是維京世界,以敵酋之血祭神并非罕見。真的讓留里克猜對了,“慷慨”的使用多名奴隸血祭就是罕見的愚蠢。
祭祀宰梅拉倫人的歡呼中結束,他們就是渴望看到血,就是渴望戰斗,因為他們想到的并非是死亡,而是可以撈到巨大財富的機會。
祭祀結束,奴隸的尸體被扔進大湖,任由他們慢慢漂入大海,算做是對湖神、海神最后的祭祀。
梅拉倫部族至此開始了最關鍵的備戰,他們整編軍武、清點船只,奧利金和他的卡爾意氣風發。
早在祭壇之上,奧利金二度宣布卡爾會作為梅拉倫軍的一員驍將,必將立下大功。
獲得了巨大的光榮,作為王國的王儲,卡爾又正值年富力強,便自然而然的在他的妻妾身上率先發泄一番他快要爆炸的野心。他渴望巨大的勝利,最好親自斬殺幾個丹麥敵酋的腦袋,再用頭骨當碗用。結果,竟有妻妾死了……
卡爾的事只能說是狂躁梅拉倫部族的一瞥,整個部族都在為前所未有的大戰做準備,陸續有精壯男丁被奧利金選中,被吸收到出征隊伍里。
各個部族實則都是這樣的亢奮,絕大多數人將這一場戰爭試做發大財的機會,并盼望著秋季帶著巨量戰利品凱旋,再收獲一次麥子,過上一個優哉游哉的冬季。
羅斯部族也陷入到這種戰前的狂熱中,不過相比于別的部族,近兩年來羅斯人可謂夏季、冬季都是戰爭的發起者。許多男人,他們不覺得討伐哥特蘭人和丹麥人是困難的,只因大家曾多次交手且都打贏了。
再說了,普通的羅斯人憑什么去聽奧利金的蠱惑,他們只聽從自己大首領奧托,乃至“神子”留里克的安排。
自第一份備戰命令送抵,羅斯堡就行動起來。
留里克的那些年幼的部下,他們只是一群孩子,能為這場戰爭做些什么?既然首領需要大量的弩箭,他們偏偏在冬季都學會了弩箭的制作技法,新的制作旋即開始。
隨著第二份命令突然傳達,孩子們的工作效率再度提高。
無論男孩女孩,他們按照之前的標準,削松枝做箭桿,更是瘋狂的以鑄鐵和玻璃做箭簇。用羽毛作為尾翼過于奢侈,索性大量的弩箭是粘合的薄木片的尾翼。
這里不得不贊頌一下羅斯人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