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新酋長年齡其實不算小,他快到四十歲,棕褐色的頭發中已經夾雜著白絲,臉上也已經有一些深深皺紋好在為胡須遮掩。這個男人的身材在眾多塔瓦斯提亞人中算是高大,現在年紀有些大了,人們都還知曉此人年輕之際能徒手擰斷一頭馴鹿的脖子。
瓦特卡德本來只是他的綽號,而今已經徹底成了他的名字。
新酋長上位如何服眾?當然要通過一些對外戰斗,打出自己的威名而非再給民眾表演一個“折斷鹿脖”。
他帶著聯盟的勇士主動攻擊卡累利阿人的山堡,在戰爭中創造性地使用了一些新手段,一如制作木梯令戰士攀登堆砌的石墻后廝殺,乃至使用火攻。
火焰或能引起火災斃敵,濃煙也能嗆死人,而濃煙就是最好的掩護,當對手看不清虛實時,聯盟的勇士即可源源不斷沖入。
卡累利阿人吃了虧,不過當其退守位于拉多加湖北部的領地后,攻守之勢異也。
戰爭伴隨著消耗,塔瓦斯提亞戰死了一些勇士,也消耗了不少物資。
著急彌補損失又擔心敵人的報復,酋長瓦特卡德只能加緊對山林的掠奪。
他不知道得了精細毛皮的蘇歐米人會最終把皮革怎么樣,他只知道把皮革運過去必能換得鐵器。
一個偉大的夢想在瓦特卡德的心中醞釀——我的戰士必須全部擁有鐵矛、鐵箭簇。
這一夢想至少實現了一大半。
他統計整個部落聯盟里可以打仗的男人(十歲以上男孩都算),意外的發現自己可以組織起多達五千人的大軍。
在人們的數學概念里,這已經是極為驚人的數字,坐擁如此強悍之兵力,大家更是牢不可破的山林同盟,這若是合成一只拳頭還不是打遍無敵手?
也不盡然,在大家的概念里卡累利阿人是強敵,蘇歐米人是友好的可以長期貿易的伙伴。這片“東方之地”存在著這三支勢力,反觀更北方的科文人乃至流浪的養鹿人,他們就像是松鼠、雪貂,都是可以被獵殺的對象。
但科文人逃走了,他們到底逃到了哪里,只有少數塔瓦斯提亞森林探險者知道一個大概的方位。
由酋長下令,一支武裝探險隊開始了北上。
這群人沿著溪流北上,走了相當于二百五十公里屹立在一座大湖旁。
他們與這里的獵人遭遇,在短暫的戰斗后,意想不到的事突然發生!
是科文人!他們就在這里!
可是,這些科文人卑微得如同溫順的寵物,有三個部落首領向探險者頭目示好的同時,更是著重說明了自己的遭遇。
探險有了重大的收獲,三個科文部落的首領合力宣稱,要帶著自己的部眾投靠塔瓦斯提亞的酋長。
立功心切的探險者急忙帶著科文人打道回府,最終三個酋長順從地跪在瓦特卡德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