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努特從俘虜中挑選二十個女人扔給留里克,美其名曰讓兄弟們快樂。
呸!這好嗎?
留里克可不覺得這是好事,他索性把隨行的約翰英瓦爾叫來,另其教化看管住這些女人。
雖然都是野蠻人,看起來衣著白底藍紋袍子的羅斯人,他們至少不是單純的惡人。至少這些人知道何為神圣信仰,可一個年輕的教士和一群野蠻人混在一起,成何體統?
女人們是費解的,不過既然好好做事甚至可以免于被羞辱,那就不要抗拒先保全自己小命吧。
這二十個女人直接成了廚娘,實在為留里克解決了大軍吃飯的效率問題。
留里克帶來的手推車全部派上大用場,大量裝滿燕麥的麻袋已經在緊張的搬運。
麥子開始向貨船運輸,這實在是一個龐大工程。
夜幕下,羅斯軍將士們就在河畔處守著艦隊扎營。大家圍著篝火吃煮熟的麥子,分享著勝利喜悅。
自然也有人質疑公爵大人太仁慈,居然真的讓巴爾默克人去奪得最多戰利品。也有人呼吁大家不要多言,又嚷嚷如此多的麥子運會羅斯堡再分配掉,全家老小可是能吃上一兩年。
甚至是做飯的廚娘都分得大碗麥粥,再被撒上大量的鹽,攪拌進能食用亦是潤滑纜繩的海豹油大快朵頤起來。
此乃留里克的賞賜,他一看看得出這群柴火妞的干瘦,顯然她們這群農女平日的生活實在寒酸。
高碳水、高脂肪和高鹽分,對于千年后的人的確是催肥怪物,然而對這個時代的貧困人,實在是貴族才能享用的美味。
她們都是留里克的奴仆,帶回老家做侍奉起居之類的事也不錯。
實在是因為那老爹給自己從諾夫哥羅德挑選的十個小女仆,她們是愈發漂亮,再過幾年她們必須行使自己的責任,屆時便不能在做任何與仆人有關系的工作。
羅斯軍的營地頗為穩定,與之相反的是巴爾默克人占領下的約克,城市陷入癲狂。
到底約克是一國之都,比納爾維克峽灣更美妙。馬格努特故意放縱部下去搶掠,去折騰所有的俘虜,哪怕讓男人們在過度歡樂后萎靡他也是無所謂的。
難道狂妄就必然遭遇失敗嗎?至少現在不會。
比之遠道而來的維京大軍,諾森布里亞的軍隊還是太弱了。
次日清晨,河畔變得熱鬧。
一眾巴爾默克戰士押運著一百多名衣著橙衣的降兵到烏斯河畔。他們被布條捆上眼睛,一個又一個無助地跪地。
一番喧囂后,馬格努特親自下令行刑。
這些人就是數千俘虜里最后的戰斗力,他們沒有為王國殉難,巴爾默克人就幫他們體面殉難。
墜入河里的死尸緩慢漂向海洋,剩下的俘虜如何處置?
馬格努特毫不猶豫在城里擺開榷場,俘虜竟被競價出售。這的確是各路維京人都會干的事,甚至引得羅斯軍營地的騷動。
留里克不得不再安排命令,便是禁止部下摻和進去。
被征服的民眾再被套上枷鎖,不過他們中不少人實際也是領主、國王的農奴,倘若只是單純換個主子,生活總不會變得更糟。
那些女人抱著自己的孩子,無論順從與否,她們的命運連帶著整個諾森布里亞的國運,新的時代從這一年便開始了。
在極度喧鬧的城市廣場里,馬格努特迫不及待舉劍自立為王。
留里克雖然有感于局勢變化之奇怪,還是帶著一批隨從參與其中,再當眾宣布羅斯公國支持馬格努特的舉動。
按照本地人的說法,他給自己安排了諾斯語的“Konungr”的稱號,按照諾森布里亞人的薩克森語又是“Kuning”,也就是比“聯盟首領”更高級的概念,所謂“所有人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