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里克成功造出了樺樹皮的紙張,直覺告訴它這東西能立刻用于書寫。
所有的紙張被揭下,五十張紙的尺寸因制式篩網而完全一樣,就是邊緣部門不可避免的毛毛糙糙。
紙張可以被二度裁減,由刀子一分為二,成為雙面都可書寫的好紙。
所有的紙張匯總在留里克手里,這沉甸甸的分量無比的喜人,就仿佛抱著等重金子。
既然還有生育的紙漿,在事情還可以變得更喜人前就當乘勝追擊!
時代進入到這里,公元834年的尾聲,一種來自于遙遠東方、有別于莎草紙技術的全新造紙術,就在東北歐的林海中誕生了!
東羅馬自從喪失了對埃及的控制,莎草紙的供應也就崩潰,害得帝國有的撿起價格不菲的羊皮紙做書寫材料。
留里克可是知曉紙張對于一個文明的重要性,它是信息的載體,即可將任何人的思想由它代勞傳到遠方,乃至傳給千年后的人們。
當然留里克需要紙張是有著極端迫切的需要,羅斯公國處于誕生后的首次要對海量數據進行計算,測繪整個環伊爾門湖地區農田總量、對諾夫哥羅德和周邊農莊初步人口普查,實實在在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工程。
他令妻妾們連夜把剩下的紙漿全部利用,而他自己就操持起羽毛筆,筆尖蘸著從羅斯堡老家帶著的傳統墨水,就在紙張上涂鴉。
他也不是亂涂鴉,畢竟紙張是非常寶貴的。他就繪制一些立體幾何的圖案,什么叫做四面體、什么叫做立方體、以及更復雜的圖繪。
事實證明,僅就書寫而言,這些粗糙的紙張真就有一種牛皮紙的質感,甚至更加粗糙一些。好在所謂的筆實際是野鴨或是家雞的飛羽,它本是廣泛用于制作箭羽,現在用作書寫的筆正合適。完全不用擔心磨壞了筆尖,這種羽毛筆本質也是耗材,為了對大量數據進行統計,留里克早已準備了一批羽毛備用,根本不必擔心消耗殆盡,大不了就地抓雞拔毛,剩下的雞肉還能燉湯。
傳統工藝做的墨水含有一定油脂,寫在這種紙上的確不會陰成一大片。
興奮之感左右著留里克的身軀,當女孩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告訴他事情已經辦妥,他令大家即可睡覺,唯有自己要繼續在房間里對著一盞長明的油燈獨處。
因為,留里克已經在繪制地圖,便是將之前涂抹在拼湊木板上的歐洲地圖復刻在紙張上。
四張紙拼湊成一張,留里克正憑著自己的記憶畫出歐洲的輪廓,可以說他比本時空任何一個學者都懂的這片廣袤世界的構造。有個輪廓還不夠,他要進一步增加細節。山脈、河流的大概走向被標注,羅斯公國的城市、小型定居點更要精確地標注!
這里也包括其他的民眾未曾知曉的外國城市。
此歐洲地圖可以被不斷的精進、修訂,地圖畫在未有任何裝裱的紙張,實則地圖本身的信息就勝過黃金萬兩。所謂當一個君主萌生打下一個大大疆土、構筑繁榮新世界的夢想,此地圖就是最好的指南。
它是羅斯的珍寶,也只能是羅斯的珍寶!
而且,它的體積極小,非常容易安放,只要注意干燥保存,存放一千年也沒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