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統一的民族必須有著共同的記憶,必須有著共同的信仰,必須遵守同一套最基本的生活尊則。
三個族群的確有著共同的記憶,便是戰爭。
有五篇文章被留里克突擊寫下來,分別是:《哥特蘭島戰紀》,《東方戰紀》,《平叛戰紀》,《遠征不列顛戰紀》和《討伐卡累利阿戰紀》。
留里克做得只是對戰爭的簡明扼要的描述,要突出自己作為戰爭指揮者的智慧,要強調羅斯的勝利來自于羅斯本部戰士的強大,也要強調公國各族戰士因加入羅斯軍隊一樣變得非常強大。
暫時,文章只是手寫并貼在廣場公告欄,以后它們就是公國的歷史性文件,是要大肆刊印分發全國的。
要編纂羅斯公國的歷史書、成文法、基礎數學教育冊、識字冊等,最終采取活字印刷的方式大肆刊印。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不是留里克帶著妻妾們就能一蹴而就,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終究會在幾年時間完成。
基于這樣的現實因素,留里克主觀上存在一定的厭戰情緒。戰爭自然是解決紛爭的一個手段,以當前的時代特色,歐洲社會戰爭的確是優先手段。
留里克知道戰爭總會是不請自來,甚至來得很離奇,就比如自己偷偷摸摸在丹麥做生意沒有引得死敵丹麥人圍攻,反倒是被來自法蘭克的家伙們暴打。
現在,新的麻煩總是不請自來,留里克也做好防守反擊的準備。
當然他還在做著另一種準備,便是給斯普尤特這種“皇家海賊”配備盡量強勁武器,尤其是更多的扭力彈弓,以及給“鮭魚酋長”號球鼻艏處安裝更堅固青銅撞角。
時間已經是二月份了,北歐、東北歐依舊白雪皚皚。拉多加湖的平均冰層仍有約30㎝厚,這難不倒茍在拉多加斯塔德這個漁村鑿冰釣魚的狂人。
靠近湖岸的冰層處有一批人就在冰上露營,如今他們不僅有羅斯人,還有投誠的維普斯人。
在過去的835年,作為維普撒拉瓦伯爵的泰拉維斯不但當了爹,還帶著自己的子民快速追趕羅斯人的科技水平。泰拉維斯個人將自己的領地與子民看做灰松鼠部族的另一種復興方式,他的確得到了子民的愛戴,其中最大的原因正是民眾的生活得到了巨大提高,他們已經開始前所未有的冬季鑿冰釣魚了。恰是在釣魚時,他們遇到了來自北方的逃難雪橇隊。
鐵器正在羅斯的東方控制區快速替代石器,伴隨而來的還有馴鹿雪橇大軍和龐大的艦隊。事到如今,曾經畏懼這些龐然大物的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甚至于他們也參與其中去創造更離譜的東西。
比如,武器……
瓦良格獵人有獨特的獵熊技巧,便是扭力彈弓安裝在馴鹿雪橇上,御夫趕鹿,獵手巡視并發射重型標槍,雪橇上還有輔助的鋼臂十字弓手配合射擊。
北極熊是不冬眠的,這一時代它們的活動區非常靠南,以至于羅斯獵人在拉多加湖附近就能獵熊。坐著雪橇獵熊實為冬季才有的特色,待到春季化雪大地泥濘,冬眠的棕熊竄出來,獵人卻不能高效狩獵了。
公國需要大量的武器,扭力彈弓屬于萬金油,原理是依靠繩索的扭力,那么制造大量“猴版”武器也是沒問題的。
本地斯拉夫人的木工們找到了活計,他們入冬之際就奉留里克之命制作木頭麻所打造的扭力彈弓。它被要求兩個人可以搬動并操作,可以將半磅重的箭矢拋射打到150stika(147m)的距離即可。這東西在定位上實為船用武器,既然諾夫哥羅德的造船作坊已經在搭建廠房,新的船只無論大小必須有自衛武器。在火炮還不存在的當下,沒有什么比扭力彈弓更靠譜。
來自拉多加北方的熊祭鎮的雪橇隊最先接觸湖泊南岸的捕魚人,他們聞訊對方的身份繼而表明北方的情況,乃至詢問王公在何方。在獲悉王公不在都城仍是諾夫哥羅德,這支逃難的隊伍就繼續向南沖刺,在冰封的沃爾霍夫河上狂飆突進,抵達熱熱鬧鬧的諾夫哥羅德。另有一支分隊在冰封涅瓦河上狂奔,只為抵達新羅斯堡,告知主要待在那邊獵殺松鼠的第一旗隊戰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