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白鯨體重往往能達到一噸!要把這樣“一條大魚”弄到岸上,需要整條漁船的人努力,最后也只能在海岸立刻對它進行分解。
以羅斯人對于食物的態度,哪怕是牲畜的腸子胃囊,他們也愿意嘗試吃掉。
一頭白鯨總重量可能達到兩千五百個羅馬磅,漁民會販售掉可食用的一千五百磅!
一枚銀幣兌換二百四十個銅幣,羅斯人比較認同這個兌換比。
如此,僅僅銷售掉一頭白鯨的肉,漁民就能因此得到七十枚銀幣。
這還僅僅是銷售鯨肉。
因為白鯨那囊腫一般的額頭,里面都是粘稠的鯨油。曾幾何時,但凡捕到的鯨,它的經腦油都被漁民制作燈油了,而今,祭司們樂意出一筆較高的價格收購它們。
漁民們并沒有把事情想得更深遠,既然祭司們樂意購買,銷售出去何樂不為呢?
一頭白鯨的鯨腦油,少說也能裝滿兩個大木桶。就算漁民銷售鯨肉賺得七十枚銀幣,鯨腦油落在祭司之手,那就將最終演變成至少三十塊硫磺皂!再說,鯨還有厚實的皮下脂肪,這些脂肪祭司也是樂意高價守候的。
為了購買這些油脂,祭司僅僅以一桶鯨腦油一個銀幣的“巨款”,就輕輕松松于漁民手里得到。
殊不知,僅僅是鯨腦油,最終化作肥皂后的總銷售價,將達到一百枚銀幣,也就是一磅銀子。
按照協議,留里克根本不用自己出手參與肥皂制作,理論上,只要漁民抓到一條白鯨,最終他本人就能得到八十枚銀幣。
事實理應如此,但是,留里克的銀幣并沒有繼續暴增。
原因真的非常簡單。半年以來,留里克一直致力于通過商品交易與商業分成的手段,瘋狂的給自己聚斂財富。大部分居民意識到,長此以往自己要被那些商人掏空家底,這也驅使著許多人鋌而走險向哥特蘭人發動復仇之戰。
本是囤積著的銀子,已經在留里克手里大量富集。
到了現在,部族里已經沒有太多的人購買新鮮生產的使用白鯨油脂制作的肥皂。肥皂是真的好用,奈何,一個個家庭是真的缺乏現金。
但肥皂的生產依舊沒有停滯!
留里克根據協議提前支付給祭司們銀幣,肥皂的生產仍舊在正軌上。
這樣一來,祭司們成了徹頭徹尾的生產商,他自己就成了一名進貨商。
越來越多的肥皂被造出來,為此,留里克不得不仔細想想如何囤放貨物。
就算自己的族人不會大肆購買,等在南方賺的盆滿缽滿的大商人古爾德歸來,那個老家伙為了利益是不惜代價的,古爾德會收購所有的肥皂,人家絕對不嫌量多。
留里克至少對經濟學有著初級的了解。
他自詡只知道一個皮毛,知道“供求關系”“看不見的手”之類的術語,現在的他對商業活動仍有著敬畏。
殊不知,他所了解的基礎知識,已經超越了太多的人。
留里克并未認為自己會因為這些知識,會毫無爭議的變成一個大商人。因為古爾德這個本時空的大商人充分證明一件事,古代人或許缺乏大量的知識絕不代表他們比千年后的人天生愚蠢,縱使不懂什么高明的理論,該怎么把生意做大做強,古爾德這個家伙有自己的見解與本事,依靠這些本是古爾德本人頗為富有!
現在,羅斯堡看起來變得有些蕭條。
其實不然。
留守者的眼神里充滿了對未來的期望,另一些人,則在留里克的各種影響下被動員起來。
也許貴金屬是天然純在價值的,不過這個價值仍然是人賦予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