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使得玻璃在很低的溫度下就能融化,然而它永遠不能變成純粹的液體。
當它開始降溫凝固,這些雜質也不能破壞它的穩定,甚至一些特別的物質還能讓玻璃更加透明澄澈!
構成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留里克依稀記得,所謂鉛玻璃,玻璃中的鉛含量可能高達20%。至于其他的配方也是需要放一些,這樣大量的堿金屬聯合作用,最終使得玻璃容易熔化塑性。
就是這方面,留里克只有理論,他自己從沒有做過玻璃,而今也是在克拉瓦森的鐵匠鋪,做一次大膽的實驗。
至少整個環波羅的海的維京世界,還沒有人打算嘗試做玻璃器。
留里克將配方的比例告知克拉瓦森。
“就是這樣的比例?你確定?”
“是。”留里克謹慎的說:“你就這樣嘗試。如果效果不好,我們調整比例。”
“好吧。我們現在開始。”
相比于留里克的謹慎,克拉瓦森真是充滿了斗志。瞧瞧自己搞到的各類原材料,無論怎么想,他也不覺得這能和天然水晶扯上關系。可留里克就是口口聲聲說,人可以制作人造水晶。
克拉瓦森冶煉青銅的硬陶坩堝,其中的雜物被清理干凈。接著,就是將各類已經成沙土撞的原材料放進去。
坩堝放在了火爐內,接著,他又豎直的放入大量干燥的炭塊,一切的操作就仿佛燒青銅水那般。
尊貴的留里克可不能去做操控氣囊鼓風機的工作,克拉瓦森要求好奇的卡努夫和菲斯克擔任此工作。兩個孩子非常樂意嘗試新鮮的玩具,這邊按壓起巨大的氣囊。
有了這強烈的進氣,火焰也迅速竄出來。
留里克矗立著身子,盯著火爐內坩堝的狀況。
只見得里面的各類原料,真的開始逐漸熔化成一團發亮的漿糊。
不僅僅是它們,整個坩堝也在發光發亮。
甚至于留里克感覺自己看到了白色的火焰。他可以估計到,自己麾下的兩位已經大汗淋漓的跟班,他們已經幫助木炭達到了熱值的極限。
該由于克拉瓦森所謂的硬陶坩堝,里面實際有著大量的鐵,它已經成了硅與鐵的混合物,具備了很不錯的耐熱性。
克拉瓦森時刻注意著坩堝的變化,到現在他不覺得坩堝內部的物質變化有什么特別的。
“留里克,我覺得……你說的玻璃,它讓我想到了粘稠的礦渣。”
“不錯,那些礦渣去除掉雜物,我們也能得到它。”留里克竭力淡定的回答。
“真的?可是那些礦渣就是冷卻了,亦是一堆易碎的沙子。難道因為里面的雜質?”
“那是當然的。現在讓火繼續燃燒吧!克拉瓦森,你真的好好研習我交給你的那些原子理論了嗎?這些雜物里面含有大量的碳,我們必須把它們燒掉!最后得到的就是二氧化硅。”
反正自己已經給出了一套原子論,雖說該理論并非真理,至少也比其他地方的人依靠主觀臆斷世間萬物更靠譜。
再說了,自己的這套理論應對一般的化學反應,完全就是正確的。
克拉瓦森聽得似懂非懂,不過,他至少已經徹底弄清一件事,例如火焰并非什么物質,而是“物質從新組合時候的劇烈反應”。
相比于海沙,留里克更覺得河沙最適合做玻璃。當然,如果可以搞到大量天然水晶,把它們了敲碎了熔融做玻璃,那是再好不過。之所以海沙不太好,正是因為里面一定會有大量細小的貝殼,要去除掉這些雜物可是麻煩。
坩堝一直在被加熱,為此克拉瓦森已經填了多根新的木炭,以支持加熱繼續。
他用火鉗輕輕晃動一下坩堝,逐漸注意到這酷似熔融礦渣的物質,確實和真的礦渣很不一樣。
它絕不是那種粘稠熔融礦渣,已不是青銅水那樣發亮高熱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