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樹干被人群、鹿群合力,才拖曳到冰封碼頭,在這里等待大樹的是進一步的加工。
碼頭的棧橋被積雪覆蓋,廣闊的河流被堅冰覆蓋,岸上,一批船只附著著大量的積雪。似乎這是一幅死寂的景象?實則根本不是如此。
碼頭不但成了木材的堆放場,也成了原木加工場所。
大樹僅僅被拖曳到碼頭,留里克轉頭就落實了自己的許諾。
承諾的勞動者三磅的麥子獎勵,立刻就化作了現實。這份恩惠針對的不僅僅是羅斯人、傭兵,尤其是針對那些奮戰的部落民。
恩惠的范圍擴大了,僅僅這一頓晚餐,整個艾隆堡目前的居民,就累計消耗掉了多達五百磅燕麥。部落的孩子們完全是人生第一次,小小的肚囊居然被一大堆麥子填滿,那么飽腹感就是它們認為的幸福。
這還僅僅是人吃的麥子,那些勞苦功勞的馴鹿,它們干脆消耗掉了接近一千磅!
只有當留里克真的認真統計谷物消耗后,他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估計是幼稚的。
的確有七萬磅糧食運抵這里,它重量超過二十五噸。
一千年后,轉運這個數量級的糧食只需要一輛重卡即刻輕松完成。
當前的時代,轉運它們,羅斯人可是動用了大量的載貨雪橇。雪橇普遍是近期制作完成的,使用的材料多為橡木,故而整體結構頗為堅固。雪橇普遍可以載運多達兩噸的物資,由它們運輸糧食本身并沒有問題。
當下的問題是,縱使有這么多糧食,長此以往的勒令整個定居點的民眾,去做高強度的冬季物資生產,尤其是砍伐、運輸、深加工木材,糧食完全可在兩到三個月消耗殆盡。
固然大量糧食運抵是為了給勞動力充足保障,它們需要有更大的作為,就是給艾隆堡居民的余糧,也算是一種從他們手里拿走大量鐵器后的有益的反饋。
極端的伐木行為應該告一段落。
樹還是要砍的,就是要做出一定的限制。
這不,那些普通小樹已經無需繼續砍伐,消化掉滿地的樹干,對于艾隆堡就是艱巨的工作。
砍伐的重點完全集中在針對那些“鶴立雞群”的高大云杉,為了得到它們,留里克不得不派遣大量精壯之士,還有最強壯的一批馴鹿,提供大量的麥子作為它們堅強的后盾,這才在羅斯人的光明節前夕,砍倒并運走了五棵大杉樹。
它們的高度差別有些大,不過最短的一棵也超過了20個stika。
整體而言,它們的高度還是太極端了。
就在勇敢者砍伐最高大的樹,另一些人卻在做著一項非常精細的工作。
那還是要從運輸物資的隊伍抵達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