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焰燃起,人們久久不愿離開。
事情正變得詭異,圍觀者親自向火塔添柴加碳,接著繼續賴在火塔邊。他們分明不是在寄托哀思,根本就是為了烤火取暖。
火塔燒了到了第二天的日暮,余燼仍在慢燃,里面也混雜著一些清晰可見的燒黑骸骨。
壯漢以大斧夯地,再以鋼鏟繼續夯。在被選定的城南公共墓地中硬生生鑿開凍土,挖出一個大坑。馴鹿雪橇將尚有余溫的骸骨悉數運來,連帶著一些未燃盡的炭塊,直接卸到坑中,最后覆上土壤封做土冢。
直到現在,一場統一的葬禮才宣告真正結束。
雪災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天,人們不得不適應今年冬季遠勝于其他年景的巨量積雪。
一大批獵人為了過光明節早早歸來,很湊巧避開了惡寒與雪災。他們就待在城里的家中,閑下來的他們便在城里四處走走,罷了待在家中守著家人呼呼大睡。
是否會有獵人死在戶外?
留里克已經管不了太多,就如他現在無力知曉其他定居點的境況,就只求他們吉人自有天相。
即便如此,一些作坊仍可進行冬季的生活。靠著提前準備的木料、礦石等物資,新羅斯堡的造船廠和鐵匠鋪仍能工作。亞絲拉琪的磨坊始終做的是室內勞作,從來是無視風雪,只需得到糧食原料源源不斷供應即可一直運作。
“既然我的人受了災,他們定然人心惶惶吧?我得先檢查一番糧倉,必要時刻開倉賑濟。”
說起來設立國家級糧倉的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應對災難,不知是應對災年欠收,也如本年末遭遇的雪災,可發放糧食給民眾。
留里克親自檢查糧倉,在那全城最高處被圍墻封鎖的區域,巨桶狀的糧倉建筑顯然未遭任何的損失。頂蓋的積雪已經清理干凈,糧倉內部依舊把持著干燥與恒溫。因為糧倉壁的傳統木刻楞結構,中間的夾層塞滿了被壓實的干草苔蘚,如此土辦法就是塑造了冬季的保溫層。矩陣排列的糧倉都在高出,陽光雖短暫,也可完好照到它們。
糧食是絕對安全的!
這一消息被留里克下令印刷為布告,貼在豐收廣場的幾處公告欄,又貼在城市的其他公開區域。
雖說會有瑞典商人直接把自己籌措的糧食拉到新羅斯堡銷售,所謂把糧食當貨幣來用,以購買這邊的物資。他們輸送的糧食終究是不多的,全城的百姓若是家中缺糧,便準備好錢財盼著王公開倉放糧。
每個月,諸如羅斯堡故城、新羅斯堡和諾夫哥羅德,三座大城每個月都會公開販售糧食,此乃國家級行為。人們早已習慣,眼看著光明節也不遠了,王公又該進行本月份的放糧行為。
公開的告示預示了王公即將放糧,接著在籍羅斯公國民眾按照老規矩,一家出一個戶主去買限購的穩價糧食。
王公明確指出糧倉是安全的,告示的內容真是給了民眾極大的信心。
奈何,有的人看到民眾快樂、看到羅斯人的糧倉完好,比他們做生意虧了大錢都痛苦!
一些本在葬禮時就出現的謠言進一步蔓延,因為豐收廣場上消失的集市恢復了,人們繼續他們的冬季貿易,偏偏對留里克極為不利的謠言開始蔓延。
終于羅斯王公的人是大多數,那些對羅斯公國雖無忠誠可言,卻也深知自己是借著羅斯崛起紅利而發達的人們,他們處于自己的利益也不愿意聽到這些謠言。
最是令那些忠臣良將暴怒的正是那段最惡毒的謠言——留里克篡奪比約恩大王的王位,所以諸神降下雪災。
有不少人將此事告知巡邏維持治安的士兵,士兵們一開始覺得這太荒謬了。當高發的人越來越多,消息不僅傳到總督耳朵里,也傳到了留里克的耳朵里。
本是開始準備今年冬至日大祭祀的留里克聽到總督老科努松的匯報,真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究竟是誰在散播這些消息?是比約恩那個家伙嗎?可惡。我還以為他的自愿的,看來他是真的不滿。比約恩吶!我無法戰勝我就使用陰謀?就像你背刺卡爾攛掇瑞典王位……”留里克暴怒中不假思索,想當然認為這是目前客居的比約恩故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