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寒露分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讓方正以外的是,最先喊出來的竟然是這個平時只知道吃的松鼠。
其他三個則在那大眼瞪小眼,一看就是沒記住的笨樣子。方正搖搖頭,道:“你們三個,回去抄錄這句話一百零八便,少一遍少一頓飯。”
此話一出,三個家伙瞪大了眼珠子,獨狼趕緊在坐在那掰著爪子,一二三的數著。
猴子納悶的問道:“師兄,你數啥呢?”
獨狼道:“我算算,我少吃幾頓餓不死!”
方正、紅孩兒、猴子、松鼠的腦門上集體掛滿了黑線,這沒出息的死狗!
“師父,我們問你立冬,你說寒露干嘛?”松鼠問道。
方正道:“寒露有三候,立冬也有三候,我國古代將立冬節氣分為3個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如同寒露中的雀一般,不過這里的雉可不是小鳥,而是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而不是寒露中的小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記住這三句話,基本上就能區分立冬和寒露的區別了。”
“不對!”方正話才落,剛剛還被夸獎的松鼠,立刻就造反了,嚷嚷著方正說的不對。
方正道:“哦?哪不對了?”
“師父,你不是說立冬后,水就開始結冰了么?可是我來的時候,看到天龍池沒結冰啊。”松鼠叫道。
方正一愣,帶著一眾徒弟出門去看,推開寺院大門,果然,月色之下的天龍池霧氣翻騰,水面上的確是一點冰晶都沒有!方正伸手入水,池水竟然有點溫。其實這水溫也不低只是比外面的空氣要高一點,所以顯得有點溫。
方正嘀咕道:“奇怪,難道這天龍池還是溫泉不成?”
“叮!不是溫泉,天龍池乃是佛門養龍池,池水多冷都不會結冰,否則養的錦鯉豈不是都要凍成冰坨,還化什么龍?”系統關鍵時刻開口了。
方正這才恍然大悟,嘀咕道:“原來如此。”
“師父,你還沒說,這水為啥沒結冰呢。”松鼠又叫了。
方正敲了敲他的小腦袋道:“這天龍池不是凡品,產生的水也不是凡水,自然不會結冰!凈真,和為師敲鐘擊鼓去,吃了早飯,為師帶你們去看看其他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