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馬背上的日軍騎兵先是一輪排槍,隨即揮著閃著寒光的馬刀沖了過來,一邊策馬狂奔一邊揮舞著馬刀的他們口中發出興奮的呼喊聲。
“快開火……開火……”
不僅是馬占福,農添財也吃了一驚。
日軍發起沖鋒不稀奇,但令他感到吃驚的是這次發起攻擊的居然是騎兵,而且看規模應該是聯隊級別的沖鋒,這就了不得了。
在日軍的編制里,一個的標準的步兵聯隊應該是三千八百人左右,但騎兵聯隊就沒有那么多人了,一般來說也就在1400到1700人之間。
雖然騎兵聯隊的人數要少于步兵,但他們的攻擊力比起步兵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于缺乏機械化力量,在整個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甲級師團和乙級師團,都裝備了大量的騎兵部隊,他們在華北平原上,這些騎兵的機動性在面對國軍時擁有非常明顯的機動優勢。
日軍突然出動了日軍,也大大出乎了高洪明的意料。
在他生活的二十一世紀,騎兵這個兵種可以說近乎消失了,偌大的華夏幾百萬的軍隊里,除了象征性的保留著一支騎兵營以外,其他的騎兵部隊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就全部撤銷了。
所以不客氣的說,高洪明對于騎兵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加之在來到這個時空這大半年的時間里,他也從來跟日軍的騎兵交過手,所以他也從未想過日軍會出動騎兵攻擊他的陣地。
不過……高洪明雖然對騎兵很陌生,但這并不妨礙他明白騎兵的威力,情急之下的他大聲吼了起來,“迫擊炮……趕緊支援四營……決不能讓他們沖上四營陣地。”
“噠噠!……噠噠噠!……咔咔咔……咔咔咔……”
四營士兵雖然被突如其來的的沖鋒嚇了一跳,但是在發現騎兵的瞬間他們立即條件反射般扣動了扳面,剛架設好的十多挺MG42機槍以及數十支MP40沖鋒槍提供的自動火力是阻滯騎兵進攻最好的武器,步槍手們在射出槍膛內的子彈之后,紛紛從腰間取出腰間的M24長柄手榴彈甩了出去。
望著如山洪狂泄一般涌來的騎兵,馬占福連忙沖到通訊兵旁邊一把抓起話筒。
“喂……我是三連長馬占福,用迫擊炮……迫擊炮……”
當發現敵情的時候,這些趁著炮擊的聲音和煙霧摸到陣地前的騎兵距離四營陣地只有不到三百米的距離。
而短短的兩百多米地距離對于戰馬來說連熱身都算不上,騎兵們只需要十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沖到目標跟前。
盡管四營沖鋒手、機槍手以及后方的迫炮部隊,在敵軍騎兵剛出現時,就向他們傾倒了密集的彈雨,但是仍然未能阻止日軍騎兵的逼近,在四營士兵們打空第一個彈匣未及換彈之即,第一匹日軍的戰馬已經躍進了四營的戰壕里。
馬背上的騎兵們揮著手中地馬刀用力的揮砍下去,借著戰馬的沖擊力,那名未及的換彈的士兵的腦袋與身軀分了家。
然后數十、上百匹戰馬馱著馬背上的騎兵揮舞著馬刀縱馬躍入戰壕里,馬背上的日軍盡情揮舞著馬刀砍殺。迎敵而上地四營士兵不是被砍倒,就是被沖來的馬蹄踩踏在地。
這一刻,日軍騎兵們如同一群兇神從地獄中涌出,在四營的地上毫無顧忌地展開殺戮,他們發出的興奮的納喊聲響徹著整個棲霞關。
“啊!”
一個胳膊被砍斷的士兵躺在地上用牙齒拉開手榴彈的保險栓,隨后嘶吼著一躍而起撲向最近的騎兵,隨著一陣劇烈的爆炸,這名傷兵和正在肆意砍殺地騎兵同歸于盡,被炸開肚子的戰馬躺在陣地上不停抽顫著。
只是盡管四營的士兵拼命用刺刀、沖鋒槍還擊著沖入己方陣地的騎兵。但是但是在騎兵團團圍繞斬殺之下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只能盲目而無力的反擊著,原本的防線在被騎兵撕開之后,各自為戰的士兵們則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目標。
馬占福帶著通訊員和兩名步槍手背靠背在一處戰壕里拼命的朝著外面射擊,此時的他只恨自己的彈匣里為什么只有32發子彈,要是能有六十發甚至六百發該有多好,這樣他就能在臨死前多殺死幾名鬼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