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理說的這些,我都贊同。”周靖笑了笑,他并不覺得有什么冒犯之處。
因為張晨說的都是實話。
米雕雖然雕刻難度大,但相比較其他微雕,藝術表現形式的確很匱乏,只能以文字或者平面圖的形式來展現。
二維空間所能傳遞的藝術價值,自然比不上三維空間了。
這也是周靖為什么沒有把米雕作為一個獨立的作品、而是作為核雕的輔助作品而展示的原因。
“要不這樣吧,我也不讓你白跑一趟,你的這份米雕作品,我可以為你張羅拍賣,但價格我不敢打包票。”
張晨是越來越欣賞周靖了,謙遜卻又不卑不亢,很難得的一個人。
“張經理可能沒有聽清,我這次要拍賣的,是一套作品,剛剛的米雕只是其中一個,也許看完下一個作品,張經理會有不一樣的評價。”
周靖這么一說,張晨才注意盒子中還放著另外一個盒子。
但就算是兩個、或者更多的米雕作品,也不能改變其藝術價值不大的現實吧。
但是聽周靖的語氣,這個盒子中,似乎還存放著驚喜?
帶著這樣的疑惑,張晨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另一個盒子。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間高高凸起的船艙,左右各開有四扇小窗。
這是一條小船?
這應該不是米雕吧?
還沒有搞清楚答案,張晨的目光就被船頭的三個人物形象吸引住了。
中間的男子戴著一頂高高的帽子,蓄著長長的胡須,與左側的一名男子共同看著一幅畫卷,兩人各拿著畫卷的一端,似乎在交換各自的想法。
神情最為豐富的,當屬船首右邊的那名男子,敞胸露懷的他,抬頭仰望著天空,彎曲的右臂支撐在船上,左膝微微豎起,而左臂掛著的一串念珠則散落在左膝上。
活脫脫一個彌勒佛的形象!
張晨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核舟】上,目光也從船首移到了船尾,然后又再次折返到船首。
太逼真了!
不論是人物,還是船槳、火爐,乃至于茶壺,全都被雕刻得神乎其神,讓人一下子聯想到三人好友在湖上泛舟的場景。
但是張晨很快就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他想起了米雕上的那篇《核舟記》!
莫非……
來不及多想,張晨左手微微顫抖地再次拿起放大鏡,并且對準了水晶中米雕。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聽茶聲然……”
“絕了!”
簡直一模一樣!
完整的將《核舟記》中間幾段又讀了一遍之后,張晨忍不住驚呼道。
沒想到米雕上的這篇文章,竟然是對右手這份微雕作品的精準描述!
張晨以為《核舟記》只是周靖杜撰的一個東西呢!
沒想到,這竟然是一件真實存在的藝術品!
這兩樣作品要是組成一套的話,藝術價值可就瞬間飆升了,絕對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