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的影響并不局限于微雕版塊,甚至連文學版塊的用戶都給吸引過來了。
“聽說微雕出了個了不起的作品,文學小透明前來膜拜!”
“草,又來爆吧?上周不是剛爆過嘛!”
“別以為我們微雕人少就覺我們好欺負!”
藝術領域也是存在著鄙視鏈的,一些人數較多的版塊用戶,經常會到其他小版塊留言,就跟當年的“帝吧出征,寸草不生”類似。
而微雕自然就成了經常被“爆吧”的對象。
“誤會了誤會了,我們是古言文學的,是友軍啊!”
“原來是古言文學的兄弟,肯定是為了《核舟記》這篇文章來的吧?”
“對對對,不得不說,《核舟記》這篇文章寫的真好,感覺就不像是現代人寫的一樣,文學功底肯定不淺!”
“我打算把這篇文章發到我們版塊上,讓所有人都好好學習一下!”
“相比較《核舟記》,其實我更喜歡一粒米內藏世界,半邊鍋里煮乾坤這句詩,能夠把描寫米粒的詩句寫的如此氣勢磅礴的,我是頭一回見到!”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關于【核舟】的討論當中,甚至將這篇帖子頂到了全站的“熱議榜”上!
而大家討論的話題,也從【核舟】本身,轉移到了“子瞻”的身上。
子瞻到底是誰?
“就這雕刻功底,我相信子瞻絕對不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新人!”
“我也這么認為,哪個新人這么厲害呀!”
“難不成是某個微雕大佬新開的馬甲?”
“很有可能,我記得去年黃毅黃老曾經說過,要推動微雕繼續向前發展,開拓更多的微雕表現形式,你說這會不會是黃老的作品呢?”
“這么一說還真有可能,能夠想到用大米與果核進行雕刻的,估計只有黃老一個人了,大膽@微雕黃毅。”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艾特黃毅,沒想到還真就把這尊微雕界的大神給炸了出來。
“感謝大家對我的抬愛,雖然我這些年一直都在苦苦探索微雕的繼續發展,但很可惜并沒有什么進展,今天能夠看到米雕與核雕這樣全新的微雕表現形式,我感到十分欣慰。”
“但有一點要強調的是,子瞻真不是我,如果有人知道誰是子瞻,麻煩私信一下我,我也想認識一下。另外,不知道是哪位買下了【核舟】作品,方便拍個視頻讓我們欣賞一下嗎?”
黃毅的帖子瞬間就引爆了整個微雕版塊,下面清一色地都是“膜拜大佬”的評論。
能夠把微雕界唯一一位泰斗級的高人引出來,足以看得出【核舟】在微雕界的影響有多大了。
而在黃毅帖子的評論中,被頂在最上面的,就是劉晉元發表的評論了:
【核舟】是被我買下的,如果黃老喜歡,不知道能否邀請黃老與我共同研究一下米雕跟核雕的雕刻技巧呢?
而在這個評論下,劉晉元還貼上了一個【核舟】的拍攝視頻。
又炸出來一個大佬!
隨著黃毅與劉晉元的接連現身,關于【核舟】以及子瞻的討論,也是愈發激烈起來,微雕版塊已經很久沒有像今天這般活躍了。
此時此刻,正在手機上刷著帖子的劉晉元,卻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原本他也曾想過這個子瞻是黃毅的馬甲,可現在本尊都出來辟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