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已經習慣了什么都聽從安排。
荊小強這明擺著是私人的事兒,卻能如此堂而皇之的說是正事!
臉皮著實有點厚!
但就像萬元戶、個體戶是這個時代的新生事物,荊小強都在鼓勵馮曉夏要勇敢的探索冒險。
目前的三大唱法里的通俗唱法,就是青歌會第一屆時候,創始文工團大佬之一取的名兒。
很多東西都是這個年代新創。
包括歌聲走進校園。
荊小強自己覺得習以為常,因為他記得,好像就在自己要畢業前后,校園民謠火得不要不要的。
一大批校園歌手也在這期間冒頭。
所以請假出去有點麻煩的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很棒嗎:“給我一把吉他,有擴音喇叭最好,沒有也行,我一個人去就能帶動一座校園,好好宣傳我們青歌會,青年歌手大獎賽,可不就是要鼓勵更多青年參與進來嗎,特別是有文化有素質的大學生……”
想想他這個時間點。
電視臺領導只思忖了幾秒鐘,就眼中帶著詫異同意了。
因為周晴云已經不顧有什么風險,熱烈鼓掌贊同:“對!小強是大學生,歌手們也有不少是大學生,走進校園,用最青春的歌聲去帶領大學生,這才是青歌會的意義!”
實際上都能上電視臺直播了,這些歌曲,這些歌手都絕對可靠。
難道還怕有什么意外嗎?
當然起碼的保險還是要有,馬上有位節目編導站出來說他就是林大畢業很熟悉,自愿找一幫記者、攝影一起陪著荊小強回去跟大學生們交流。
這樣就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不敗之地了。
然后青年歌手們有興趣的自己掌握時間。
這時候文工團歌手又展現出來他們的ZZ敏感性,馬上意識到荊小強這個提議其實是穩贏不賠的。
哪怕有那么一點點沒請示的自作主張,但自愿原則就降低了事件高度,僅僅是大家去跟大學生交流下。
但可能帶來的影響和好處,就太豐厚了。
錢姐和明姐他們稍微低語幾句,就全都決定跟荊小強走一趟。
還有十多位歌手也馬上參與進來,當然明天要決賽的,還有些根本不在意比賽之外的歌手覺得簡直難以理解。
這種時候還去不務正業!
于是不到半小時,三輛電視臺小巴裝滿歌手和攝影攝像編導之類,帶著兩輛堆了設備的小貨車,嘟嘟嘟直奔林大。
后來有人評價,這個策劃絕了。
沒有奔著平大清京這樣風口浪尖的學校,卻又沒遠離那片大學校區。
最大影響的打了個擦邊球。
就像這個年代的很多事情那樣,都是無意中,甚至是無足輕重的一些小人物,促成了經典的誕生。
隔了好多年,林大都還在傳說,有個生物科學系的師姐,以一己之力,從磚兒電視臺帶來了一大群后來輝煌萬丈的著名歌星!
直到準備出發了,那位編導才打電話給林大,說這邊準備過去采訪搞個活動,有沒有問題……
人家那邊一聽是青歌會特別節目,喜得不知道說什么好,在一大堆頂級高校中間,林大可沒存在感了,平時求著給點曝光機會都沒有,簡直不知道這個蛋糕怎么砸頭上來的。
于是校廣播站立刻在全校通報了這個喜訊:“……請所有希望觀看的同學,前往風雨球場翹首等待,保持井然有序的紀律性,展現出我們林大學子的熱情氛圍來!”
早上馮曉夏才去,過了幾小時就說整個青歌會的歌手們要來走進校園,和大學生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