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個個喜形于色,大家都在興奮地談論著,只有顏寧顯得有些落寞。
對于彭渤的邀請她沒有拒絕,但也沒有答應。
來到公交站亭下,發哥提著水瓶幫江美儀洗頭發的潤發廣告讓彭渤又一次心動起來,1998年,真是一個純真的年代。
在這個年代,滬海哪有現在這么多人,全市才一千五百多萬人,并且,人口連續多年負增長,可是住房問題依然讓人頭痛。
他的記憶中,就在這一年,滬海市提出年內實施房地產行業兩項重大改革,一是頒發住房分配貨幣化方案并試點,二是試行土地租賃制度。但是,那時候,絕大部分滬海人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會因這條政策發生重大改變。
“你怎么不回家?”陸雨森問吳千語。
吳千語瞥他一眼,“哪個要你管?”
顏寧目示陸雨森,陸雨森憨厚地笑了,他走到前面,前面是賣房廣告。
“要買房到建行”
“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獻給對市中心依依不舍的您。”彭渤笑接過廣告頁,這廣告詞有種濃濃的九十年代的味道,“嗯,六樓朝南價,4500元/平方米。”彭渤心里一動,他不動聲色地把宣傳頁折起來拿在手上。
“共康新村,單價2100—2400元/平方米,首付只要1萬起。”吳千語也接過一張廣告頁,她毫不掩飾地嘆了口氣,“什么時候才能有自己的房?從我姆媽那時起,她們說,誰要解決了滬海的住房問題,我們在南京路上給他立碑,現在,誰能解決了我們家的住房問題,我就……”
“那你就嫁給他。”陸雨森笑道,扶了扶自己的眼鏡,彭渤也笑了,他沒想到陸雨森的性格中還有好開玩笑的一面,也好,他喜歡老實人,但不喜歡愛鉆牛角尖和陰郁的老實人,看來起陸雨森不是。
“嫁給他有什么不可以。”吳千語柳眉一豎,“不過,你如果要娶我們顏寧,總要考慮在滬海買房吧,到時可不能兩手空空啊。”
陸雨森一糗,顏寧擰了她一把,留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這笑聲帶著直率也帶著點潑辣,成功地讓彭渤心里一漾,他笑道,“你家住哪里?”
“梧桐里,聽說過嗎?”吳千語眼睛一眨。
彭渤一驚,梧桐里,二十年后外灘周圍惟一存在的老舊房,就在復星大樓的身旁,這地段靠著豫園,好位置啊。
“嗯,這個地方我一定要去看看。”
……
一行人都已遠去,海茵薇卻留下來。
“你是想在這里買房?”身為英國人,隨時可以離開中國,海茵薇并不關心滬海的房價,但她看到了彭渤手里的廣告頁。
“嗯,我想獲得滬海戶口,把我妹妹的學籍從山海遷到這里來,也可以少交一部分稅。”
在這一年,滬海出臺了“購房退稅”的政策,買房子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鼓勵市民入場購房,刺激消費。不僅如此,外地人購房,可獲得“藍印戶口”,經過一段時期可轉為正式戶口。
想到這里,彭渤唏噓萬千,20年后,滬海戶口早已成為稀缺資源,而“購房退稅”也在2018年重新啟動,房貸利息被列為抵扣個稅的五項來源之一。
歷史就是一個輪回,二十年前與二十年后如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