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窗外,能看到太平飯店的影子,此時黃滬江邊還沒有后世那么多的高樓。
“小彭,這些日子你很照顧千語,我們全家很感謝的,前些日子,你幫了我們的大忙,來,吃茶,吃糖。”吳家姆媽很熱情,從模樣上看,吳千語長得很象自己的母親,都是那種秀氣的模樣。
“阿姨,不用忙的,我們坐會就走。”彭渤站了起來謙讓著。
滬海百姓人家總常儲備一些待客的糖果干點之類的東西,這些食品,連小孩子都知道是請客人的,絕對碰不得,但可以在招待客人時嘗一點。
而清茶一杯待客,對老派滬海人來講,也是十分不滿足的。有客來,清茶一杯之外,怎么著都要裝一只盆子出來。
彭渤接過吳千語遞過的糖來,笑道,“是千語一直在幫我的忙,要說麻煩還是應該我說。”
樓上在謙讓,樓下的鄰居也沒有閑著,弄堂的過道里,三三兩兩湊到一起,談論著彭渤。
“……唷,以前吳家先生大概蠻賺得動的,剛搬來的時候,臨時去她屋里廂,照樣端出兩只盆子,一只糖果一只鴨肫肝,一甜一咸。那點糖果考究來,全部是偉多利的貨色……”
“現在吳家日腳就不如從前,緊多了。上禮拜家里有客人,端出的一盆糖,糖紙都粘牢剝也剝不開,也不曉得放了多少辰光了……”
……
鄰居們的議論彭渤卻聽不到,他只聽到吳家姆媽客氣地問他,“彭先生,你在哪里高就啊?”
“我,在財經報社。”對這個報社,滬海人并不陌生,但也不象親民晚報那樣出名。
“嗯,好單位。”吳家姆媽贊嘆道,老滬海人不大會后世滬海人那樣開口就問對方企業公司待遇如何?工鈿多少?獎金多少……禮數還在。
“那這個樣子,小語陪彭先生講話,中午就在這里吃飯。”
“不用了,阿姨,真不用。”彭渤看著桌上的吃食,很豐富,一般平實的滬海人家,桂花飄香時會自制糖桂花封好,待日后在赤豆湯、糖芋艿里調味用。
過冬的年糕切好片曬成年糕干,百合也剝好曬成百合干,檸檬上市時切成片用糖水漬好封好。
如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有炒年糕和百合湯、檸檬紅茶作待客之用。
看來,吳千語的精打細算,遺傳自自家的姆媽。
其實,老滬海人精于核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在如此高消費的城市,世道又不寧,大家都捏緊著工鈿打算著過日子。
“走吧,我還約了人的。”彭渤站起來,暗示吳千語道。
“姆媽,彭先生要走的,你不用忙了。”吳千語見彭渤的眼里透著堅決,“阿姨,真不用忙的,中午我與千語還有事體。”
“那,你看,這真是不湊巧,”吳家姆媽一副遺憾的表情,彭渤笑了笑,先下樓,讓母女倆可以再說幾句悄悄話,“女孩子家,注意一點。”吳家姆媽把剛才女兒的表情盡收眼中,隱晦地囑咐道。
“我就是工作嘛。瞎講啥呀,難為情的。”吳千語聰明如冰雪,豈會聽不出自己家母親的話語。
“那他是讓你給他工作的。”
“工作一輩子阿拉也愿意。”吳千語臉一紅,可是這句話她沒有講出來。
彭渤站在弄堂門前,一輛自行車慢慢駛了過來,自行車上的那個女人看到街坊,笑著打起招呼,可是彭渤卻笑了,他盯著自行車上的女人,揮了揮手,“你也住在這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