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這些并不高明的文字,已然可以稱其為網絡文學,宛如黑暗里最早的光。
光,當四處一團漆黑的時候,即便是螢火蟲的尾焰,也足以照亮人的眼睛。
“彭總,我說話你別不愿聽,”幾瓶啤酒下肚,包不凡又變得“耿直”起來,“這年頭,連錯別字加在一起,認識三千個字就可以成為作家。你說的網絡文學的門檻更低。你甚至不需要認識三千個字,只要會用拼音輸入,就可以寫書。”
“對,”彭渤很贊同,“無論一篇里有多少錯字、別字、錯誤標點,只要故事好,讀者就不愿意深究。”
網絡文學的發表不需要書號,不需要考慮編輯胃口,只要讀者喜歡,出版商自然會找上門。這樣的作品難免會良莠不齊,但讀者會淘汰掉大部分濫竽充數者,只留下少數的精華。
而那部分精華,就是以后人們回顧網絡文學二十年之路時,還能看到的里程碑與路標。
網絡文學二十年,意氣載酒江湖行。
彭渤覺著,自已是不是應該做一點,對還是做一點罷,畢竟很多讀者很愛看司馬先生的文章的。
“彭總,你是想?”包不凡已經猜到了彭渤的想法,雖然他不明確這個想法到底是什么。
“我打算,”彭渤鄭重道,“澎渤傳媒年底完成整體上市,股票得到股民追捧,就必須完善我們的布局。”彭渤笑道,“我想做一個榜單,網絡文學的榜單……”
“還要成立這樣的網站,不,收購網站!”包不凡很聰明,彭渤笑著豎起了大拇指,啤酒瓶又一次碰到一起,白色的泡沫從里面不斷地涌出……
光有基石和土壤是不夠的。
網絡文學想要發展壯大,需要雨露和陽光。在商品社會,最直接的雨露和陽光恐怕就是金錢。
此時的2001年,恰恰在金錢方面,各大網站能給予網絡文字作者的幾乎為零。
一本在網上流傳、火爆的作品,只要不出版,作者就沒有任何收入。大多數夢想著通過網絡迅速成名,迅速積累財富的文字寫手,迅速地發現自己在做白日夢,然后迅速地掉頭遠去。
當然,危機的起源,并不單純是因為大批網文作者因為失望而放棄。今年,互聯網泡沫的第一次破裂,還有國家突然加強了對BBS的管理力度,共同導致了這個短暫的冬天。
2001年,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很多BBS將加強網絡管理的通知掛在了首頁上。隨后,大量網頁運營商,包括一些提供盜版和正版書庫的運營商,因為風險投資的撤離而宣告破產。非但網上看文者突然發現自己找不到地方看盜版及原創了,一些仍然有興趣在網上舞文弄墨者,也沒有了發表文字的場所。
“老包,你一個不看網絡的人,你了解現在的網絡和作者嗎?”
“我可以馬上了解。”包不凡的執行力很強,“彭總,你肯定有了目標,說出來讓我省些力氣。”
彭渤看看包不凡,“你知道西陸,知道臥龍居嗎?”看著包不凡不斷搖頭,彭渤用手笑著一指他,“你真是個假洋鬼子,外國墨水喝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