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耐克與阿迪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上一路攻城拔寨,可是,此時,耐克在中國市場上還不行,原因就在于他們一點也不了解中國國情。
由于對中國市場的錯誤判斷,耐克自1995年在滬海開設第一家門店后推出低價產品,但第二年,當“李寧“在中國達到7億元的銷售額時,耐克在中國只有3億元,阿迪達斯只有1億元。
正是因為這兩個日后的強大對手還沒有足夠精力和經驗涉足中國市場,從1997年就開始走下坡路的“李寧“得到了寶貴的修復機會和時間。
彭渤都不敢設想,如果事情發生在10年后市場競爭白熱化之時,情況則會大相徑庭:企業犯下的一點小錯誤就等于把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甚至足以斷送了企業的性命,中國的體育品牌恐怕在國際大牌面前沒有力氣反擊。
所以,探索者總是能得到更多的機會,這是市場對殺出荊棘的先行者的嘉獎。
“都來了,我來晚一步。”史蛟正毫不掩飾地為自已的閨蜜推銷,門又開了,今晚的最后一個嘉賓出場了,個頭不高滿面笑容的李寧走了進來,此時他頭頂上的頭發正濃,顯得比前世年輕。
此人受李經緯恩情頗多,李經緯去世后,李寧正在韓國,他立即直奔三水,到達當晚就徹夜守靈,里外應對時處處自執“長子之禮”,這是一個有情義的人!
而在當代,有三對情同父子的企業家,最后的結局都令人唏噓不已,李經緯與李寧,任正飛與李一男,柳傳志與孫宏斌,可是令人稱贊的是,論情義的李經緯與李寧走到了最后。
兩人熱情地握手,對于這個后來把李寧做成時尚品的總裁,彭渤還是敬佩的。
群賢薈萃,俊采星馳。
彭渤舉著自已酒莊的起泡酒,“邁克爾波特在他那本著名的戰略學教科書中,前二十頁沒講別的,就講了一個道理,一個企業要想成功,首先要進入一個好行業。這很象中國人說的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可是運動鞋就不太象是個好行業。”
噢,這一開場白,一桿子把所有的人都打懵了,可是,董蕊卻笑著鼓起了掌。
“彭總對我們這一行很了解。”丁志中也附和道,可是黎威泉和李寧只是靜靜地聽著,兩人都沒有表態。
“呵,”彭渤笑了,“原因很簡單,全世界最會做品牌的企業在這個行業里就有好幾個,哪個都不好惹,而且運動鞋的技術革命期已經過了,創新已經剛性化,沒有辦法找到藍海,況且中國又是全球運動鞋第一生產大國……”
李寧、五星還有一大堆國產品牌,還有晉江這一批即將崛起的鞋企,靠產能優勢靠價格優勢時刻準備著,群狼環伺,獅子橫行,想要殺出一條血路,容易嗎?
“有一個商業冷笑話說:有人差一點就獲得了成功,因為他發明了“六喜“。這個故事是說,不管實驗的道路有多么正確,只要差那么一點,就無法產生“七喜“。”
他環視大家,“現在,我們澎渤傳媒就是那一個給諸位添一點的人,我相信,只有我們能把六喜變成七喜,助推大家成為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上再傳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