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包不凡又問道。
“出一部紀錄片,對,”彭渤笑了,“就是羅明佑的紀錄片,還有,我們需要一支槍。”
槍?
紀錄片陸雨森可以做,可是槍他不明就里,“什么槍?”
“一支能打人的槍,”彭渤笑了。周怡馬上笑著補充道,“就是能射擊別人,可是卻不會讓人找到我們的槍。”
包不凡的小眼睛里閃著賊光,“我們躲在暗處,可是我們就是持槍人。”
……
京城,中國女人報報社。
卓威走進這家以女性讀者為主的著名報紙,“請問,何西老師在嗎?我們以前是同事,同行,好的……”他笑著走上樓去,當房門被敲開,里面的中年人從稿子上抬起頭,起初還有些愣神,可是接著就笑著從辦公桌后走了出來,“喲嗬,太陽從哪出來了,我們的卓大總監怎么找到我的門上了,快坐,快坐……”
善意的調侃,卻掩飾不住熱情,當年的兩人都是第一代娛記,那是一個沒有娛樂圈的娛記,大家都自稱文化記者。
可是,四五年過去,第一代娛記的江湖已經黯然落潮,第二代以揭黑、揭密為主的娛記已經粉墨登場,可是第一代們并沒有退圈,憑借著廣泛的人脈資源與更牢靠的藝人基礎,很多人后來都發展成為明星的經紀人或是宣傳,有些甚至做到了娛樂公司的高層,是不得不說的一股龐大的勢力。
象卓威這種做到大公司總監的人,也有很多,但是象何西這種堅守在新聞一線的,卻不多了。
兩人一陣寒暄,何西雖然有自已的理想,卻不是一個書呆子,他絕口不問卓威的來意,只等卓威自已說出來。
“我啊,一是想來看看你,”兩人沒有去大飯店,選了一家有名的爆肚店,又要了六瓶小二,象作娛記時一樣,喝了起來,“二呢,手頭有件事,老哥你在這個行業里面人脈廣,威望也高,你登高一呼,必定應者云集,這也是我們彭總的意思,他讓我代他問好。”
聽到彭渤,何西已想不起第一次見面他的面容,后來看到他就是在電視和雜志的封面上,他現在只記得這個年輕人當時很謙虛也很會做人,事業做得這么大也不奇怪。
“什么事?”兩人一碰杯子,半杯小二下肚,身上的汗馬上滋滋冒了出來。
“也沒有什么大事,就是想讓老哥你帶頭發篇文章,”潤筆是不需談的,兩人都是圈內人,規矩都懂,“保護民族電影院線產業,抗起民族電影的大旗……”
卓威一邊說一邊把一些資料交給何西,何西粗略看了看,扶扶寬大的塑料眼鏡,“這種事,應是讓專家出場更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