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是這個很土氣的模式,慢慢恢復了公司的士氣,清理了造成的庫存。
生意日漸好轉的大強子開始覺得,這是一套比線下店更加有前途的經營模式。他心中的“國美夢”漸漸被新的“電商夢”所取代。
“彭總,我聽你的。”在彭渤的四合院里,在遮天蔽日的葡萄架下,大強子喝著咖啡,就差點涕淚泗流了,“我想做電商。”
“那就得有家專門做電商的網站,這個你放心,新浪網和澎渤網會有專門的人過來幫你,但是你想好怎么干了嗎”
“想好了,砍掉線下業務,全面轉型電商。就是結束后我也不回中關村站柜臺了”
梟雄就是梟雄,他清楚自己的資源不足以同時支撐線上、線下同時發展,或者說讓這兩個渠道均做到“第一”。在必須二選一的情形下,這個曾經的“互聯網盲”站在了電商這一邊。
三天后,京東多媒體網站正式上線,可以售賣一百多種產品。當然,與后世相比,那只是一個粗糙的產品網頁目錄,每種產品配上兩、三張圖片。
但是,同樣,這家網站也有一句話,放在了站最顯著的位置致敬彭總,我最敬愛的兄弟京東之父
自此,京東開始書寫另外一個故事,一個在另一個世界中打拼的故事。
后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來,大強子把京東做成了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
我真的不想做父親
坐在車里的彭渤瘋狂地否認,他真的不想占據這個頭銜,他就是怕一家坐大,山中無老虎,猴子稱把霸王,趁著現在馬風還沒有做大,再扶植一個老二。
當然,白出力的事他不會干,他在兩家公司都是投了錢的,不管將來誰是第一誰是第二,彭渤投的錢是一分少不了的。
他不由嘆口氣,后世,轉眼間17年過去,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在這場疫情中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有些會成為市場中的絕對巨頭,也有些在崛起之后又跌落在時代的洪流中。
這些互聯網公司在2003年不是發“國難財”,他們只是在國難時期,了適合人們的服務和產品,順便成長了起來。
有些爭議也在時間長河里,慢慢消失于一波又一波的新輿論當中。
無論人們愿不愿意,歷史有時總會有驚人的相似。
“走,看看得鋼去。”郭得鋼從澎渤傳媒出來,基本處于無人看管的放養狀態,但是彭渤時刻在關注著他,也在關注著得云社。
“聽說,他混得不好。”陳峰可能趁著彭渤辦事的空當,偷偷去看過這個澎渤傳媒曾經的主持人,可是據他親眼所見,上座率真不高,現在時期,弄不好他那院子得關門。
“彭總,要不要我提前給他打個電話”陳峰真是怕找不著人,興許,現在,郭得鋼真不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