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同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這些虛影傳承,并不是他們主動留下來的傳承,而是這方天地在他們練功的時候刻印下來的。
所以他們本人是沒有這個意愿的,所以可想而知,這些傳承有那么的難悟。
除非真是緣分來了,不然你不可能從中得到半個字。
何維同知道自己是沾了天丹的光,不然,他不可能在半個月的時間,就得到一本已經失傳的道教早期經典。
這是最能反應張道陵思想的著作,里面蘊含了他立教的理論,和他對修行的理解,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這本書里的有些東西,還需要何維同花時間好好去參悟,他非常肯定,這其中蘊含的道理對他以后的破境會有巨大的幫助。
何維同不會知道,司藤在他入定后的第五天就進入了沉睡。
因為沒有東西可吃,所以她只能沉睡,以植物的特性進光合作用,維持自身的基本需求。
當然,何維同是不會知道這些的。
大概一個小時后,何維同帶著司藤來到了青城。
因為地處內陸,所以此地不可能有沿海那么發達。
走在街角在大街上,大部分人穿的都是晚清的服飾,稍微有錢的穿的是長袍馬褂,沒錢的則是穿著麻布,當然也不是說就沒有穿西裝和裙子的,只是非常的少。
因為靠近青城山,所以何維同身上的道袍沒有引起任何波動。
時不時的他還會看到幾個同道,從對面走過來,帶著大包小包。
看得出來青城山的道士經常下來采買物資,所以城里的百姓都已經習慣了。
“包子,又香又軟的包子,好吃的包子。”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
走在大街上,經常能聽到大小販的叫賣聲。
這座城不是很大,但是也不算小,城中常駐人口五萬人還是有的,再加上流動人口,八九萬是有的。
“何維同。”小司藤拉了拉他的衣角喊道。
何維同低頭看向身邊的小司藤問道:“怎么了?”
小司藤看向街邊的一家面攤,說道:“我餓。”
何維同微微一笑,然后伸手在小司藤的頭頂一揉,就帶著她來到了面攤上,要了兩碗餛飩。
沒過多久面攤老板,就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餛飩,來到了他們的面前。
“道長慢用。”一身短打的老板,把餛飩放在桌面后說道。
“多謝居士。”何維同回道。
說完,便招呼司藤可以動手吃了。
小司藤拿起桌子中央竹筒里的勺子,吃了起來,何維同笑了笑,然后也開始吃了起來。
吃完了餛飩,何維同便帶著小司藤在城中逛了起來。
在山中待了這么久,學了那么久的理論,也該到紅塵中體驗一下了。
理論是理論,說到底還是要自己去體會,道要自己去悟。
街上的人,都很忙,各自干著自己的事情,都在為生活而奔波。
何維同帶著小司藤走在大街小巷,就這么看著,什么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