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和當年防守大渡河的川軍相比,日軍的機動性和守備能力都要強得多,哪怕是在戰前一兩個小時甚至幾十分鐘暴露戰役企圖,大批日軍立即就會乘坐火車、汽車、裝甲車趕到,那么我家就很難達到原定的戰術目的,因此“飛兵突襲”至關重要。
擔任此次主攻的是全軍區最為得力的紅軍團,是赫赫有名的“老三團”,這支部隊也是圍攻黃土嶺,擊斃“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四大主力團之一,除了政委是地下黨之外,全團干部都是紅軍干部。
由此可見這支部隊是一支不同尋常的部隊,在擊斃阿部規秀后,3團的主要任務就是休整訓練,畢竟黃土嶺一戰傷亡確實很大,這次接到大戰的命令,全團上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3團屬一分區,在晉察冀根據地北端,而井陘礦區則在晉察冀軍區南端,此時的一個軍分區相當于一個地級市的面積,兩地相距幾百公里,為了保密從狼牙山駐地出發,走小道冒著烈日長途跋涉,走了四天時間才于8月17日趕到了平山的洪子店附近。
在部隊趕到洪子店之后,3團團長邱衛和兩個作戰參謀和一個測繪員就趕到了井陘煤礦附近勘探地形,井陘煤礦的地下黨則負責掩護他們偵查情況。
很快就得到了相應的具體情況,井陘煤礦有三個礦區,分別是東王舍、崗頭和橫山,東王舍是四年來開的新礦,設備最好,產量最高,所以被叫做新礦。
崗頭雖然產量不高,但是卻是礦本部所在,人稱老礦,橫山礦緊臨井陘縣城,是開采歷史最久的一個礦,產量也是最低的一個礦場。
三個礦區均有鐵路通向井陘縣城,互相之間也有鐵路相連,此外新礦和老礦還有鐵路直接通往微水車站,這里是敵獨立混成第8旅團第34步兵大隊的駐地,大隊部在微水,一個中隊分駐在三個礦區,中隊部就在新礦與老礦之間的賈莊炮樓內。
為了防止敵人增援,炸礦與炸路上必須同時進行的,20日3團將士們朝著井陘煤礦的開去,下午四點到達了距離井陘煤礦十多公里外的山溝里隱蔽待命,團長楊呈武看見煉焦的爐子依舊突突的冒著濃煙,火車喘著粗氣依舊在運煤,于是做出了猜測日軍并沒有發現我們的意圖。
夜里十點,在礦工的幫助下,3團戰士將井陘煤礦整個礦區的電掐斷,就是將兩個電線桿子之間的電線挑下來,使其觸地,從而造成電線短路,并不需要接觸電線總閘。
燈火通明的礦區瞬間陷入黑暗,熄燈就是命令,3團戰士在熄燈的一刻向立即向礦區沖去,這里有著大量的俘虜和民工所以飛雷炮不能隨便使用,無異于大大的增加了攻擊難度。
聽到槍聲,鬼子慌亂的從床上爬起來,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日軍反應速度還是很快的,但是礦區早就亂成一片了,戰斗開始時還是比較順利的,15分鐘就拿下來三座碉堡,外圍碉堡一掃而空。
到了中心碉堡的時候,這個碉堡有十幾米高,射孔又小,且配有活動鋼板作為反射裝置,堡墻有將近1米厚,飛雷炮落在周圍都難以沖擊。
眼看時間不等人,團長邱衛下命令調集所以飛雷炮抵近射擊,就不相信12門炮都蒙不中一顆炮彈,就在三十幾條步槍對準了射擊孔進行掩護,就在這時候不知道一發流彈是打中了汽油桶還是彈藥箱,只見沖天大火從碉堡里噴射而出,敵人急忙往外逃命。
戰士們一用而上,就徹底殲滅了這伙頑抗之敵,此時井陘礦區已經一個敵人都沒了,兩三千礦工從四面八方涌來整個礦區沸騰了。
還沒等八路軍組織,礦工們就自發開始清算叛徒和漢奸,還有一些朝鮮籍的監工,畢竟這里是日軍的重要財產,日軍嘛,平日只要干好活,產量高,也懶得管,換了個長官還會虛情假意的示好。
可是這幫朝鮮籍的監工和漢奸,真狗曰的不是東西,周圍不乏萬人坑和亂葬崗,日據時期,井陘礦區是周圍百姓和俘虜用血堆出來的產量,礦工們恨透了這些監工和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