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對于王立來說暫時是沒有關系的,一來,他就是個種地的,戰斗力還不如一個老兵,二來,他也的確太忙了,根本沒時間做其他的事情。
首先是糧食的收獲問題,這個絕對是根據地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這關系到吃飯問題,吃飽穿暖,由此可見,吃飽還在穿暖之上。
衣服舊了破了,大不了打幾個補丁,但一天不吃飯就餓得慌,可糧食收獲之前,還得把雨水沖出來的溝壑填平,修整地面準備晾曬糧食。
這幾天下雨塌了不少舊房子需要修葺,雞長大了需要分圈,也需要提前準備,兔子的繁殖能力不小,也需要分圈,物資的調配工作也需要他親自處理。
另外牛、馬、騾子、驢、羊甚至是豬都要青貯料,儲存青貯料就需要料池,成年的公雞需要宰殺都是事,一旦數量變大,再小的事情都會變得難纏起來。
王立現在特別羨慕那些甩手掌柜,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不需要像他這樣,明明自己都是一個二把刀,卻要趕鴨子上架的去給別人做指導。
用老總的話說:“你好歹喝過點洋墨水,我們這些土八路,可是一點都不懂啊。”
這年頭大學生還是稀有品種,至于畜牧、林業、農業專業的大學生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現在基本上都在重慶,只能把王立這個半吊子暫時拉過來頂著先。
自從當了糧食科長,就不止要管這十幾個村的事情了,而是要負責整個晉南地區的糧食事務,當時王立再三推辭都沒有用,天知道他穿越前當過最大的官,就是初中當過一學期的課代表啊。
一下子擔任管著幾十萬人吃飯問題的糧食科長,王立身上的擔子突然變得特別的重,本來兩千輛自行車和兩千輛人力三輪車,只負責武鄉、黎城、襄垣三個縣的收獲是富富有余的,結果現在一下子要分到十幾個縣。
一個縣最多只能分不到兩百輛,再細分到村里,一個村能分三輛自行車三輛三輪車都是大村的待遇,小村只能分兩輛。
于是在收獲之前還有一個大事,分自行車,十幾個縣的代表跑過來,擠了一屋子的人,為了多分幾輛自行車差點打起來。
壽陽縣的代表戰斗力尤其強悍,因為他們有兩個縣政府,來的人數是別的縣的一倍,壽陽因為正太線的阻隔,為了方便管理不得不劃分出壽陽路南和壽陽路北兩個縣政府。
剛開始他們情緒穩定,語速也比較慢,在王立耳朵里他們是這樣說的,這邊黎城縣的代表說:“王科長,我們黎城負擔著北方局和新1旅、新10旅的糧食供應,加上地處平原轉移不便,得多分配點。”
那邊昔陽縣的代表說:“我們還負責一縱隊和386旅的供應呢,我們才應該多一點。”
武鄉縣的代表說:“總部在我們這,我們該多分點。”
沁源縣的代表說:“百團大戰我們出力最大,我們應該多分。”
壽陽南、北縣的代表說:“我們是兩個縣委,我們才應該分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