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有個被子就行了。”曲萬里不在意這個,主要是在王立這能蹭點煙葉抽,為了抽個煙真是拼了。
“沒錯,沒褥子也行。”劉部長從王立的煙盒里抽出一根煙給自己點上,過年了,也是要改善生活的,他找人卷了幾盒煙就當是卷煙抽。
“你倆為了抽煙真是沒皮沒臉的了。”歐團長說著還偷偷摸摸的把王立的鉛筆給裝了幾根。
“得了得了你們都是一個德行,烏鴉別說老鴰黑。”王立一邊泡腳一邊抽著煙笑道,只能是把衣服鋪在炕席上,然后把被子褥子都當了被子,這下就能睡下五個人了,畢竟李小滿還在王立這個屋里呢。
……
1941年1月28日大年初一
“賣報賣報,GC黨提議GM黨應該發揮自己執政黨的責任制定一門全國法定的通用語言來抵抗日本的文化入侵。”重慶街頭到處都是這樣高喊的報童。
畢竟《新華日報》的最主要戰場就是重慶,GM當并不是沒有做過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比如毆打報童、燒毀報社、抓捕報社人員可是都沒見什么用處,報社依舊在沒什么用處。
“買一份來看看。”一個身著淺藍色馬褂的中年男人問報童買了一份報紙,這個人身材略顯瘦削留著一頭短發,根根硬朗挺立,留著濃密的小八字胡。
“好的先生,二十八文錢。”報童報道價錢。
民國時期使用銅錢和銀元雙軌制度,即不是銀本位也不是銅本位,當時由于戰亂,軍火需求大增,用來鑄幣的銅大大減少,所以一般都是鑄造當十的銅子,當十文銅子就是面額最小的貨幣,所以說是二十八文其實給三個銅子是不會找零的。
剛剛開始鑄造銀元的時候,一個銀元是“庫平七錢二分”當銀子一兩,可是鑄幣賺的太厲害了,就有袁世凱時期減到了六錢九分七歷仍當錢一兩,到了民國十七年的《國幣草案》的時候就只剩下了“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零八毫為價格單位,定名曰圓”。“一圓銀幣總重量為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
二來就要說到銅錢兌白銀了,從康熙年間的法定一千文等于一文,到咸豐時期國力衰弱,鑄下的銅錢越來越薄,就成了一千三四百文換一兩,
到了民國時期,貨幣制度更加的混亂了,加上法幣的貶值太快了,有時候一塊銀元可以換兩千七八百文,也可以換八九塊錢的法幣,這還是現在廣州灣并沒有淪陷,等到廣州灣淪陷的時候,貨幣貶值會更厲害。
而民國時期的文人之所以可以那么瀟灑,就是因為他們的收入啊非常的高的,以魯迅為例子,他的月薪是三百塊錢銀元,而當時南京市長市崇的工資才280元,一個大學教授的工資竟然比市長的工資還要高。
真是咄咄怪事這些人一邊拿著高工資,還要罵人,都說是花錢免災,這個時候啊,給知識分子錢,那叫花錢招災。
中年人看了半天,覺得非常的有意思,于是就叫了一輛黃包車,準備去找朋友商量一下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