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而言,雖然有實無名,但戰爭領域的郜承導師,才是蕭澤真正認可的導師。
在文學院的這段時間里邊,郜承導師對蕭澤頗為照顧,將自己的觀念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蕭澤。
而蕭澤的學習能力也非常強,雖然還沒能融會貫通,卻也理解了大部分,讓郜承感到非常的欣慰。
一件事情如何從小往大看,從各處細節發現不一樣的地方,是郜承的主要觀點。
蕭澤對于這一點非常的感興趣,已經可以應用到很多事情上了。
當然,在這方面,現在的蕭澤當然是不如郜承導師的,但基礎的理論,郜承導師已經都傳授給蕭澤了。
只待在各種事情上慢慢實踐,將其化為自己的東西。
其實,最好的實踐場所就是戰場,畢竟是戰爭領域的知識,可蕭澤現在沒機會去戰場,只能在其他的地方進行實踐。
在實踐的過程中,蕭澤遇到了很多的疑惑,郜承導師都會細心的講解。
也正是在蕭澤不斷的實踐和郜承導師耐心的講解之下,蕭澤才能領悟的這么快。
有些東西,已經被蕭澤吸收了,融為自身的理解。
其他的知識,也已經儲備起來了,只待蕭澤后續慢慢實踐,直至全盤吸收。
除了郜承導師外,范老也在不斷的給蕭澤傳授自己的見解。
并且,范老的觀念和郜承導師的觀念,看起來還是彼此對立的!
如果說郜承導師的觀念是從小到大,那么范老的觀念就是從大到小!
范老看事情,更喜歡從大的范圍找事情發生的根源,徹底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從而讓自己做出最恰當的選擇。
無論是郜承導師的觀點,還是范老的理念,聽起來都非常的有道理。
可兩者偏偏又彼此矛盾,而蕭澤恰恰在同時學習這兩種觀念。
這讓蕭澤在一些時候顯得非常的矛盾,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知道用哪種方式更好。
所以,蕭澤每次都盡可能的將兩種觀念都嘗試,以便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那一個。
可偏偏在不同的事情上,兩種觀念的作用也不同,有時候郜承導師的觀點更有效,有時候范老的理念更直觀。
雖然蕭澤在同時學習這兩種觀念,可無論是哪一種,蕭澤都沒能融會貫通,轉換為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蕭澤在想,是不是因為自己貪多,同時解除兩種矛盾的觀念,所以才沒辦法徹底吸收?
可這兩種觀念,是否矛盾,哪個更適合自己,蕭澤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范老當然知道蕭澤在學習自己理念的同時,也在學習郜承的觀點,卻并沒有干涉蕭澤的選擇。
終于,當有一天,蕭澤實在困惑的不行,主動來到藏書閣找范老解惑:
“范爺爺,您的理念和郜承導師的觀點區別非常大,我始終不能確定哪種更適合自己。”
蕭澤的困惑,范老很清楚,一直在等蕭澤想明白或者主動來找自己。
對于蕭澤的這個問題,范老一點都不意外,卻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
“這個問題,你不應該問我,而是要問你自己,答案就在你的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