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大戰結束的比較快,若是多持續一段時間,父親可能就堅持不住了。
本來,戰斗結束,有治療師的治療,父親的傷是可以慢慢恢復的。
但是,為了給陳國減輕壓力,父親毅然選擇了繼續帶隊征戰,一刻都不停歇。
尤其是在進入魯國境內之后,更是絲毫都不能放松。
這種情況下,每日操勞,傷勢想要恢復是非常困難。
若是再遇到大戰,父親必然是首要被攻擊對象,以父親這樣的傷勢,是很難抗下去的。
哪怕只是昏迷,對于這支孤軍深入到敵國的部隊,也是致命的打擊!
蕭澤對此非常擔心,卻又無能為力,只能等消息。
戰場,蕭澤無法進入,談判桌,蕭澤更是說不上話。
對于現在的蕭澤來說,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等待戰場消息的同時,盡可能的提升自己。
自己的戰斗力沒提升一點,未來能起到的作用就更大一些。
僅僅過了半個月,雙方的第二次談判就開始了。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邊,羌魯兩國盡管增大了圍剿部隊的兵力,卻依舊沒有進展,反而是自己國家受到的傷害越來越多。
不得已之下,羌魯兩國才主動發起了第二輪談判,戴國和陳國自然都沒有意見。
這一次,羌魯兩國主動放低了要求,表示可以歸還自己已占領土地的三分之一給陳國。
雖然條件比第一次談判有所放松,但顯然,誠意依舊是不夠的。
陳國當然不會同意,于是第二次談判也就這么結束了。
羌魯兩國這次談判的主要目的,其實是想讓陳國松口,畢竟陳國提的條件是兩國不能接受的,討價還價是必須的。
可陳國非常堅持,完全沒有松口的意思,這讓羌魯兩國非常難辦。
無奈,兩國只能從都城守衛軍中,再次抽調一部分兵力去圍剿蕭銳部隊和蕭池部隊,以便給陳國施加壓力!
陳國其實也是有松口意思的,只不過看羌魯兩國如此沒有誠意,自然也不會給他們什么好臉色。
兩次談判的破裂,對于4個國家來說,并不可怕。
其實當雙方都坐到一起進行和談的時候,各自勢力的內心深處已經想好了自己的底線。
只不過,不管哪個國家,都不會輕易的將自己的底線亮出來,而是希望能夠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哪個國家先被觸及底線,最終的結果大概率是底線被突破。
沒辦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談判,就是如此的殘忍。
你得的多了,那我的就必然少了。
想要守住自己的底線,甚至爭取到更好的結果,談判的手段和方式至關重要。
又過了半個月,4個國家又進行了第三次談判。
有了前兩次談判的經驗,這次大家都耐心了很多。
三國使團與陳國的代表唇槍舌戰,各展神通,你方唱罷我登場。
為了各自的利益,每一個細節都要爭論許久。
當雙方的意見慢慢趨向于統一的時候,第三次談判已然持續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