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陳國君臣非常的擔心,擔心兩支部隊出問題,如果在這樣的時間點出問題的話,談判得來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一旦2支部隊被圍剿,而羌魯兩國部隊損失不大的話,那羌魯兩國很有可能會放棄談判,繼續將戰爭延續下去!
即便是不放棄談判,在陳國喪失籌碼的情況下,很多已經談好的條件,都將報廢,重新協商。
到了那個時候,陳國需要付出的代價可就大了。
所以,隨著兩支突擊部隊的離奇消失,4個國家的談判進程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還加快了!
當然,無論各國家代表的內心有多么的焦急,表面上都不能表現出來,一個個顯得勝券在握。
但實際的談判過程,還是暴露了這些國家代表的內心想法,一個個之前還在糾結的問題,被迅速敲定,在很短的時間內都達成了一致。
僅僅3天,所有談判的事宜全部敲定,三國聯軍與陳國正式談和!
戰斗停止,羌魯兩國需要歸還已經占領的陳國土地,戴國需要割讓東北2郡給陳國!
三國聯軍不再阻攔蕭池蕭銳部隊與陳國的通信,以便讓兩支部隊停止在其境內的襲擾,并順利回國。
至于具體的細節,在談判的時候都已經商量好了。
畢竟,不管是誰,都怕被對方陰了,所以才會在各種細節的談判上,僵持了這么久。
比如羌魯兩國的部隊什么時候退讓,陳國部隊如何返回等問題,更是討論的大頭。
而,談判中的4個國家都不清楚,蕭銳和蕭池兩支部隊的消失,到底干了什么!
身處敵國,消息的獲取是重中之重,所以兩人都派出了大量斥候去搜集附近的消息。
為此犧牲了不少將士,卻都是值得的。
若是沒有這些將士頂著生命的危險帶回的各路消息,蕭銳和蕭池2支部隊也沒辦法在敵國境內逍遙如此之久。
隨著時間的推移,蕭銳和蕭池都發現圍剿自己的部隊變得越來越多了。
對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兩人都有所猜測,但是選擇卻截然不同。
蕭銳繼續帶著部隊在魯國境內搞破壞,只不過變的越發小心了。
之所以消失,是因為蕭銳的傷勢爆發了,在魯國境內轉戰這么久,始終沒有得到良好的休息。
蕭銳的傷情不僅沒能恢復,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了,一天不如一天。
若不是軍隊的醫療師們全力救治,以蕭銳這個熬法,壓根就挺不到現在。
可即便如此,蕭銳也快挺不住了,越來越虛弱。
若是沒有蕭銳做決策,哪怕部隊斥候冒死收集到再多的信息,這支身處敵國的軍隊也是很難存活下來的。
畢竟,將各種亂七八糟的消息匯總,從中找到出路的本事,不是誰都有的。
一個不好,就會陷入敵人的陷阱之中。
如果蕭銳不在,那殊死一戰,盡量給陳國部隊造成殺傷,大概率是這支部隊的最終歸屬。
蕭銳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在身體情況越來越差的情況下,特意帶著部隊往魯國與戴國的邊境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