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時間過去,陳國周邊的政治環境,無疑變好了許多。
戴國成為了混亂之地,自顧不暇,陳國周邊的3個鄰居,就只剩下羌魯兩國了。
現在,大家的視線都聚集在戴國這塊肥肉之上,每個人都想要去分一杯羹。
可一旦戴國被周圍的國家瓜分之后,陳國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沒有戴國吸引周邊國家的注意力,那陳國將再次成為大家的眼中釘。
而下一次,參與圍剿陳國的國家,只會更多!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才讓整個大陸上,始終未能統一。
每當一個強盛無比的國家出現,都會遭受到周圍國家的圍攻,一次更比一次猛烈。
直至將這個國家的崛起根基打掉,才會進入一個新的平衡。
陳國想要崛起于大陸北境,就必須要把握好每次機會,要事事比別人快一步,才有希望最終稱霸!
也正因為如此,僅僅過去3年時間,陳國就準備開啟新的戰事了!
陳國想要趁著大家的視線還在戴國的身上,對羌國發起突襲!
只要將羌國給拿下,陳國不僅會得到一塊穩固的后方基地,未來直面的敵人,將只剩下魯國自己!
陳國所想,無疑是要打一個時間差,在所有人都不認為陳國會發起戰爭的時候,主動發起一場突襲戰!
戰爭必然會拖慢陳國的發展,可若是不戰,其他國家,也不會給陳國足夠的發展時間!
到時候再戰,陳國確實更強了,但敵人也會變得更多,更強!
當然,對于這次突襲羌國的戰斗,陳國也并不會貿然進行,而是有詳細周密的計劃:聲東擊西!
明面上,陳國是對混亂之地戴國有想法,暗地里,卻集結重兵,準備突襲羌國!
陳國之所以對突襲羌國有信心,主要還是對蕭池有信心!
既然,蕭池在3年前能夠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抵達羌國都城,那3年后的現在,蕭池依舊有機會做到!
到時候,陳國明面上想要拿下戴國,蕭池卻在暗道中帶一部分部隊,深入羌國腹地。
等蕭池深入一段時間之后,陳國大軍直接調轉槍頭,正面強攻羌國,將羌國都城的部隊盡量調到前線。
這樣的話,羌國都城的防御必然會空虛不少,等到蕭澤帶著部隊,突然出現在羌國都城的時候,就有機會直接將羌國都城拿下了!
可以說,陳國這樣的作戰計劃是有些冒險的,但是蕭池作為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對自己卻非常的有信心。
蕭池明確表示,即便自己帶著部隊無法將羌國都城拿下,也能夠全身而退,不會讓陳國的軍隊白白死在羌國境內。
另外一方面,陳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其實是強于羌魯兩國的。
沒辦法,經過3年前的那場戰斗,羌魯兩國雖然沒有割讓國土,但國內遭到嚴重的破壞,損失不可謂不嚴重。
這3年的時間,羌魯兩國雖然也在恢復戰后的創傷,效果卻遠遠不如陳國,到現在為止,整體國力,還是沒有恢復到3年前戰爭初期的狀態。
也就是說,經過3年的時間,陳國的整體實力不僅恢復了,還有輕微的提升,而羌魯兩國的實力卻下降了。
戴國又變成混亂之地,無法為羌魯兩國提供幫助。
這樣的情況之下,即便是正面戰斗,陳國也是不虛羌魯兩國的。
但只靠正面戰場的話,陳國即便能夠取得勝利,付出的代價也必然不小,這顯然不是陳國希望看到的。
所以,即便有些許風險,陳國依舊采取這個更激進的作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