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秀山莊,韓非與嬴政第二次見面與第一次不同,第一次雙方是以書友的身份,氣氛輕松且融洽。
而這一次雙方卻分別代表著秦國與韓國。
有了立場,就有了利益糾葛與分歧。
嬴政作為秦王不會出賣秦國的利益,韓非作為韓國公子不會出賣韓國的利益。
二人見面的氣氛比想象中的要凝重。
韓非本想活躍一下氣氛,可看到嬴政那嚴肅的表情,他知道這一次雙方不可能以朋友的身份談話了。
不過他還是決定爭取一下。
“昔年田氏代齊,三家分晉改變了齊國與晉國的命運,尚公子可曾想過秦國的命運?”
韓非話里話外都在提醒嬴政,韓國不是秦國的敵人。
秦國真正的敵人來源于秦國內部。
權相呂不韋擁有代秦的實力。
只要嬴政走錯一步,秦國就極有可能步入秦國與晉國的后塵。
韓非的話有些危言聳聽,但也很可能成為現實。
“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嬴政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心思,隱藏心思是作為王的必修課。
韓非來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如何說服嬴政。
只要嬴政歇了對付韓國的心思,那么韓國暫時就是安全的。
如何能夠讓嬴政將目光從韓國轉移到其他地方呢?
最優解自然是呂不韋!
“內政不穩才是秦國最大的威脅。”韓非沒有明言指出嬴政眼下最大的敵人是呂不韋。
但他這話也幾乎是挑明了說‘你該重點對付呂不韋,王位都沒有坐穩呢,就想東出?’
嬴政的眼眸一沉,呂不韋他可一日都不曾忘記過。
“那你覺得秦國該如何去除這個威脅呢?”嬴政淡淡的問道。
雖然嬴政有計劃對付呂不韋,而且已經在實施了,但他不介意聽一聽韓非的建議。
韓非聞言頓時來了精神,如果說服嬴政,贏侈在韓國的布局不說全部作廢,但也需要數年之后才能推動。
而那時候韓國恐怕早已經做好了準備。
“我得到一則消息,羅網六劍奴來到了新鄭。”韓非話音一頓,看了嬴政一眼。
六劍奴和掩日來到了新鄭,中計被圍,掩日戰死,六劍奴逃竄的消息自然不可能瞞住流沙的耳目。
這里可是韓國都城新鄭!
“羅網六劍奴向來都是聽從秦國呂相的命令。”
刺殺秦王,這等重罪,十個呂不韋也得死!
韓非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對付呂不韋的契機,但是他猜不到事實上這是嬴政故意給的機會。
誰有能想到秦王竟然以自身作為誘餌?
“你的消息的確有用,可惜也沒什么用。”嬴政幽幽的說道。
他想弄死呂不韋不難。
呂不韋手中雖然有一些忠心于他的將領,但是秦國大部分軍隊都在嬴政的手中。
呂不韋想要宮變也不是沒有機會。
但是無論嬴政和呂不韋都沒有選擇最極端的做法,歸根結底的原因便是兩人都不希望看到秦國因為內斗而國力衰退。
所以嬴政才說這個消息有用也沒什么用。
車裂呂不韋的罪名不需要多一條刺殺秦王,光是呂不韋禍亂后宮這一條就夠他死一百次了。
之所以親身犯險給呂不韋機會,是因為嬴政想保留王室的顏面。
可他心中還是有所顧慮,顧慮呂不韋會狗急跳墻。
韓非話中隱藏的意思就是他正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