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江畋知道宮市使這個名頭,還是來自語文課文中,柳宗元的賣炭翁所描述的強取豪奪形象。但是,按照成士廉的說辭,這個時空的宮市使,已經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
就像是原本在歷史上,捉蛇拿鷹到處敲詐勒索的五坊小兒,在這個時空變成了維系皇權的眼線和爪牙一般。曾經臭名昭著的宮市使,在經過泰平中興中的改造之后,也變成了一個高大上的肥缺。
在大內所屬一省宮臺三監秘書、殿中、內侍,五局掖庭、宮闈、奚官、內仆、內府六尚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又二十四坊中,專門負責處理宮內舊物差事;
雖然看起來就像是個賣破爛的,但卻是大內群宦們,為數不多對外的公開營生中,鄉黨風光體面的肥缺。在地位上,也僅次于內府局那些專門負責,大內生活起居和皇家日用采買的大宦們。
因為,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舊貨處理,他們可以名正言順主持競價拍賣,大內銘記的物件和皇家認證的器物;不要小看這些物品,天下承平百年而諸侯輸貢不絕,民間有的是暴發戶愿意花錢接盤。
只為了在親朋好友和賓客面前,擁有一件可以拿出來炫耀,號稱是天家用過的傳家寶。而且,相對于那些需要特定資質和地位,才能獲得皇供商身份,進行接洽的內府局;宮市使無疑要親民的多。
理論上,只要你身家清白,又舍得花錢;那給自己整一套縮水版的內造御用器物,是基本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是量大管飽。事實上呢,身家不夠清白也沒關系,從另一種地下拍賣也能獲得。
只要再花幾個錢,買一套來自奚官局出具的認證文書;就誰也沒法看出任何毛病來了。因此,這也是很多闖蕩海外、外域后,發了財或是成功置業之人,最喜歡用來自抬身價的捷徑之一。
隨后,辛平功又指著另一名道“那位就是廣月大師,出自城西的大叢林柏谷寺,乃是當代大名鼎鼎的詩僧,與本地鄭山人等名士大家,并稱芳林十友。如今為遼東羅藩所延聘;拜為世子傅。”
在這里要說個歷史的冷門知識,大唐的相當部分和尚是不禁葷腥的。茹素事佛乃是那位以佞佛著稱,最后餓死石頭城的南朝蕭武帝梁衍,所鼓搗出來的瞎幾把玩意,北地的和尚基本都不怎么認的。
無論是最早傳法東土,停駐白馬寺的攝摩騰、竺法蘭,還是北朝的鳩摩智,或又是義凈、法顯等高僧,也沒有這種矯情的毛病。甚至連西天取經的原型,開佛門三宗祖師玄奘法師,也不是吃素的。
不然的話,以他們的體魄和耐力,又何以穿過漫漫戈壁大漠、瀚海草原,高原群山,往來于沙盜、馬賊和戰亂橫行的萬里行程;最終在天竺佛門衰敗和式微下,以大毅力完成了佛門東漸的偉業。
而玄奘法師,更是更穩能武的一代猛人。既可以物理說服令路遇強盜,就此大徹大悟洗心革面,皈依我佛成為跟班;也可以口才打動西突厥可汗,派兵一路護送翻閱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天竺。
而到了天竺之后,他更是在曲女城的無遮辨法大會上;廣大天竺佛門信眾面前,力戰百國千城而來的僧侶;最終取得那爛陀寺的最高榮譽三藏,被大小乘共尊為“大乘天”和“解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