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大學堂,位于長安城西北的光化門與景曜門之間;也是附屬皇城大內的西內苑和含光殿建筑群之外,唯二背靠著長安外郭城墻和夾城過道;卻別開一門延伸入禁苑范圍內的超大型學宮。
故而另一所可以與之比肩的所在,便是位于城東北角龍首渠畔的京師武備大學。而京師大學的始端,則是源自于安史之亂后,在被焚毀的梨園游苑舊址上,所重新構建起來占地百余畝的建筑群落。
因此,當京師大學堂自投入使用之后,就隨著歷代當政者的不斷擴建和增筑,以囊括了天南地北的池泊山岳的園林風光,稱著于京畿內外;乃至于在上京三十六景當中,足足占據了五處名勝所在。
現如今更是以遍布各府的五大附校十二分院,而穩坐天下最頂端學府的寶座;位列十二院之一的政治院、經濟院和文學院,更是被稱為最頂流國家儲才之所,直接與政事堂、東閣、三司院等對接。
每年只在本校的杰出生員,或是科舉錄取的選人中,擇選數十到百名入院;甚至還有離職的官員在讀,自然形成一個獨特的仕途精英圈子。以至于連武備大學的智謀將略諸科,都要由此屈居次席。
相比之下位列其末的藩務學院,則是因為囊括了寰宇海內的諸侯藩家子弟,號稱十二院中規模最大的分院;常年在校的生員達到五六千之眾,幾乎占據在京生員一大半還多,也帶動許多附帶產業。
雖然歷代也不乏人才輩出;但也因為其中入學門檻較低,只要是諸侯藩家的繼承人,或是強力諸侯的作保和舉薦,就擁有入學資格;導致良莠不齊的緣故,也變相拉低總體上的歷代風評和口碑。
乃至以層出不窮的暴發戶和粗鄙不文的外番蠻夷,所衍生出來的種種歷代故事和段子,成為了京大各院的隱形歧視鏈末端;以及京中經久不衰的各種相關典故、笑談,的重要來源之一。
此時此刻,眾所簇擁之下的江畋,就站在了禁苑北外苑內,比同一個特大坊區的京大學園,專屬于藩務院的出口大門處,高大的牌樓前。一邊背著手耐心等候,一邊打量著牌樓上的梁公手書。
與武備大學的前門,那副簡明直白的校訓”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截然不同的是;京師大學的正門校訓乃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赫然對應的是來自后世民國初年,孫大炮一手締造的黃埔學校校訓;以及明末東林黨人領袖顧憲成,題于東林書院的落款;看起來似乎別有那么幾分,充滿了某種歷史黑色幽默感的莫名意味。
但是位于藩務院大門的校訓,則是出自白居易放言“王莽禮賢下士時,周公尚畏憂攙日”。卻讓江畋隱有些不勝唏噓而恍然若夢起來。因為前身似乎在其中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和經歷。
那是落花紛飛如雨,連空氣都都彌漫著芳香的時節,伴隨著“三月三,上己日,長安水邊多麗人”隱約歌聲;在京師大學堂最為著名的名勝和景點之一春明池,波光粼粼如金悅動的水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