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偏移
事實上,自從被東宮征辟之后,狄懷英一直有一種潛在的隱隱困擾和疑惑。
畢竟他的祖上天水狄氏并不算什么高門大族;直到隋末天下大亂才得以遷居太原,繁衍生息為太原狄氏的別支。雖然祖父狄孝緒層短暫當任過貞觀朝的尚書左丞,但最后以五爵中最末的臨潁男至仕。
乃父狄知遜只是家中排行第五的兒子,因此沒有享受過多少家門蔭蔽。唯一值得稱道的是在明經及第后,被授以東宮內直郎;進而充任鄭州司兵參軍,兼鄭王府兵曹參軍,基本都是掛名優養的閑職。
后來又歷任梁州(治今陜西漢中)都督府錄事參軍、越州剡縣(浙江嵊縣)令、華州鄭縣(陜西華縣)令、夔州(治今重慶奉節東北)都督府長史等職。一直到任上去世,都是當任屬官、佐職之類。
因此,雖然能確保家庭飽暖無虞,但也與富貴前程無緣;但一直追隨父親宦游各地的狄懷英,也得以見識到小半個天下的風土人物;山川地理;也由此接觸了解到了各種各樣的公文案牘、典章制度。
這段經歷對于他影響很大。因此,在少年時就養成酷愛讀書的天性,而且門類頗雜來者不拒。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歷代醫書典籍、判例律條;大大拓展了眼界。但最終他還是追隨乃父以明經科入仕。
在初唐的科舉六科之中,以進士科、秀才科最貴,其次才是明經、明算、明書、明律各科;因此他在仕途上的起步,也是汴州(今河南開封)判佐,一個無關輕重的末品屬官,甚至沒資格獨自斷案。
盡管如此,年輕的狄懷英還是想要奮發作為,結果卻得罪了當地的積年胥吏;而在公文上做了手腳,出首誣告他輕疏枉法;被下獄吃了一些苦頭,也讓年青生澀的他看清人情險惡,迅速的成熟起來。
好在他的牢獄之災沒有持續多久,就遇到了命中的貴人,前來理獄的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這位閻立本也不是什么等閑人物,祖上出身代北漢化的鮮卑后裔,后來定居于云陽,成為詩書傳家的望族。
因此,其外祖乃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是清都公主,其父隋朝殿內少監閻毗。待到唐高祖武德年間,閻立本已經是秦王(李世民)府庫直。待到太宗在位時,充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將作少監。
曾為太宗繪制過昭陵六駿,以及會見吐蕃使者的傳世名畫《步輦圖》;修建了終南山的翠微宮,為取經歸來的玄奘法師,專門設計建造了大雁塔,既是營造和丹青的一代大家,也是輔佐兩朝的名臣。
因此到了高宗的永徽年間,閻立本更被被擢升為右相,封博陵縣男。當時姜恪以戰功擢任左相,因而時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之說。直到去歲十一月,才在中書令的位置上因病去世;
也留下來了諸如《秦府十八學士圖》《魏征進諫圖》《北齊校書畫卷》《異國斗寶圖》《職貢圖》《西域圖》《明凌列像圖》《外國圖》《永徽朝臣圖》《歷代帝王圖卷》《蕭翼賺蘭亭圖卷》等等。
尤其是《蕭翼賺蘭亭圖》在當世最富知名,乃是根據唐何延之《蘭亭記》故事所作,描繪唐太宗派御史蕭翼,從王羲之第七代傳人的弟子辯才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騙取到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