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名醫孫思邈弟子的孟銑,在踏入寢殿之前,滿心思還是太子殿下,命人送來的那副精致的器具;通過這副器具讓他看到了,與熟知的世間萬物,截然不同的一個微觀世界和萬千異樣的生靈。
因此,這段時間他幾乎是廢寢忘食的埋首其中,不斷的試圖觀測和驗證其中的種種情態。想要籍此獲得足夠的發現和成果,以著述一本足以傳世的名作來。直到他接到來自東宮太子病重的傳報。
然而,當他踏出了寢殿之后,一貫一來說秉持的三觀,幾乎被徹底顛覆了。因為,他不但見到了一只說人話的貍奴,還親眼所見太子夫婦對其的尊崇和禮敬;他一度以為這是被妖孽迷惑了心智。
然而,當這只疑似神異的貍奴,并不單如數家珍的親口說出,他的生平種種事跡,以及將要未來發生的一切;并憑空變出一本據說來自后世,由他畢生所著又經弟子張鼎增補的《食療本草》后。
作為亞圣孟子的三十三世孫,以經學傳家卻精通釋道各家;拜在名醫孫思邈門下的孟銑;多年所構筑而成“子不語鬼神亂力”的堅持和信念;幾乎在當場土崩瓦解。因為他的確看出自己的手筆。
尤其是知道了那套觀測入微的器具,以及相關的理念,也是由這位縱觀古今的“貍生”所傳;他更不顧年邁矜持當場求知欲爆發,籍著探問和談論太子病情之故,請教了好些個風邪感染的問題。
這一切是如此的荒誕不羈,以至于當魂不守舍的他,被一路引出東宮,又踏上接送馬車的過程中,差點摔了好幾個跟頭。然而,他卻沒有下令回府,而直接讓親隨驅車,來到了位于城南的病坊。
長安病坊的前身,源自太宗貞觀年間,在城內專門設立的乞兒、流浪漢的收容救助機構;令其不幸生病之后,不至于死在街頭上,有礙觀瞻的需要。因此沿襲下來,也變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制度。
不但一年四季各節,會提供大量廉價的安慰性湯藥,同時還有醫官署的學生,常駐以為實習和練手。雖然,也有人在其中慢慢得以僥幸痊愈,但是更多人還是難免在病痛中,持續掙扎死去的命運。
因此,所謂的病坊更像是個,專門提供簡陋臨終安慰的收容場所。盡管如此,這對于時間大多數窮苦人家,還是難以形容的善政和德澤;畢竟,這可是別處不可想象,唯獨天子腳下才專有的好處,
但是,如今的病坊已經被一群官人,接管并征用了好幾個月了。他們還在病坊之中,圈地占了好大一片范圍,封鎖起來作為特定隔離區禁止接近。但所有病坊中住客,對此毫無異議反而心懷感激。
因為自從這些穿戴罩袍,頭戴面罩,渾身散發著生灰水和酸醋味的官人來了之后;不但清理了病坊內的污穢和垃圾,疏通清理溝渠和水池,還重新翻修了各種頹敗、陳舊的房舍,建造溷軒(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