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蒙冤受難的無辜之人,無論貴賤良俗,只能算是這些刻意興起的大案囚獄中,不可避免的額外代價而已。反正,作為這些工具人物盡其用了,還可以拿出來繼續清算,收攬一波人心。”
“可謂是一舉數得之功。事實上,就連未來女帝最為看重的那位國老,也就是與你相熟的狄懷英;也不免因為上位者的猜忌,而數度下獄身陷囹圄;甚至不用刑罰就主動招認,參與謀反的罪過。”
“那他何以又在日后,益發得以女帝倚重,甚至有托付國嗣之意;”女孩兒聞言卻不由面露擔憂,握緊了小拳道:“如此玩弄朝野人心的權謀詭譎,難道就不會引來,各種不測的后果和變數么?”
“你說的是兩個問題,但也是一體兩面的答案;”江畋輕描淡寫道:“因為狄懷英本人固然是痛快認罪,以此爭取押后再審的緩沖;然后借助家人賄賂探視,將自己的陳情書轉呈到宮中女帝處。”
“然后,構陷他的酷吏索元禮,也正好已是惡貫滿盈、朝野鼎沸;正好迎合了女帝撥亂反正,施恩朝野的心意;所以不但沒有加罪,反而還因此青云直上,很快就進入到了政事堂中,位列宰臣。”
“這說明了什么?他的處世智慧和眼光獨到。”江畋又循循善誘道:“也證明了當時的大勢所在,并不是他個人之力可以扭轉;因為酷吏無論如何殘害忠良,株連無數,但都沒能脫出關鍵核心。”
“自太宗以科舉收納天下英杰俊才以來,雖然令國家達到了盛世之治。世家大族同樣籍此加深了,對于朝堂的滲透和影響力;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和更加學問豐富的子弟;將寒門排斥在外。”
“而身為元命老臣之首的長孫太尉,輔佐今上的當政之期,更是進一步加劇了板結之勢。雖然他號稱為國所選皆為良俊,品德心性兼優之士;但也不避親黨,侵凌皇權;遂才有舉族的傾覆之禍。”
“女帝在專權和剪除異己的同時,也一直在變相的破除門閥、世族,在朝廷中的把持和影響;用人不問出身卑下,唯以才具就和手段破格輟拔。無形為天下寒門庶族中人,開拓了一條上進之路。”
“由此受益之眾自然擁護新政體制;是以清洗和替換的越多,統治反而越發穩固。而當初上官宰相及家門的蒙難,看似帝后之爭的波及,但其實也是歸屬于前朝元老黨從,對于天后最后的反撲。”
“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家哭總比萬家哭好,萬家哭總比天下哭好;這就涉及到為政者當權的取舍博弈了。只是,當你身為其中被犧牲的代價之一,又可否繼續以局外人的平常心,來看待此事呢?”
江畋的話音未落,遠處的刑臺上卻是驟然出現了變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