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乃是已故丹青宰相閻立本的侄兒,也是負責修建了太宗昭陵的一代大匠,工部尚書閻立德之子;曾經從征高句麗,官拜太子十率之一的左司御副率;他的夫人劉氏則是工部尚書劉審禮的妹妹。
尉遲拔莫則是出自于闐王族的尉遲氏,卻在隋唐之交名聞天下的一代名家,以《外國人物像》《羅漢朝天王像》《羅漢朝天王像》傳世的,前西河郡公尉遲乙僧的兒子;也是當代畫壇的領軍人物。
而他們加入編撰局的理由,則是為了參加東宮籌劃已久的巨著,名為《海內寰宇圖》繪制。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項足以名垂千古的系統性著作工程;其中又涉及到天文地理、水文歷法之要。
光是為了能夠名列其中的資格,就足以讓這些被視為方技之流的當代畫家,爭先恐后的投身其中。與此同時,護送波斯王子遠赴域外復國的裴行儉所部,在延遲了一年半載后,也終于傳回了消息。
首先是年邁的波斯王子卑路斯,已在年前成功抵達了河中之地的重鎮,康國都城颯末健(撒馬爾罕),并在裴行儉代為主持的盟誓大會上,獲得當地昭武九姓/河中列國,不同程度贊助和出力支持;
麾下隨行的健兒和牛馬,也擴充了數倍。在安國(布哈拉)短暫的過冬修整之后;次年就回到了吐火羅(北阿富汗)境內的聚居地,召集了四散逃亡波斯國遺族;最終匯聚了號稱十萬之眾的部帳;
但這般的聲勢,也毫無疑問吸引了北方呼羅珊之地的關注。當初背離波斯的薩珊王朝,轉投白衣大食(伍麥葉王朝)的舊貴族,以帕提亞七大氏族之一瓦拉茲家族為首,組建聯軍前來征討和襲擊;
由此在吐火羅與呼羅珊之間的廣大地帶,爆發了一系列的大小沖突;最終在呼羅珊四鎮之一,大夏(巴克特里亞)王國的故都。蘭氏城/巴里黑/小王舍城外,兩方的聯軍突然遭遇并且爆發了決戰;
其中率眾背城而戰的卑路斯所部,與呼羅珊的貴族聯軍在城下激戰連日;最終還是難免因為部眾過于龐雜,而逐漸落入下風。追隨出陣的懨達人、吐火羅人和河中兵,相繼潰陣而走或是脫離戰場。
最后,就連本地召集的波斯部眾,也人心動搖競相繞城而走;以至于他身邊將士離散、深陷敵圍,卻依舊左沖右突、酣戰不休;眼看就要重演,當年乃父亞茲德格爾德三世,在烏滸水之敗的覆轍。
這時候,原本還遠在河中安國境內,停駐和修養的兩萬唐軍及安西義從;卻宛如神兵天降一般的越過了,烏滸水以西的黑色大漠。在卑路斯本部即將潰滅的最后時刻,及時趕到巴里黑城外的戰場。
這一次,面對唐軍用安西突騎和少量具裝甲騎的突陣;久戰疲敝的數萬呼羅珊聯軍,倉促組織的反擊幾乎是一觸即潰;轉眼就被沖殺進了輜重、老弱所在的后陣之中;然后毫不意外的全軍崩潰了。
最終這一戰下來,號稱出兵五萬的呼羅珊聯軍,被斬首上萬、俘獲上萬,還有大量丟盔棄甲的敗兵,被順勢趕進了北方的黑色大漠中;瓦拉茲氏族為首的上百加呼羅珊實力派貴族,更是死傷慘重。
包括當代族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