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一次這些新洲諸侯外藩,花費大半年的光景,萬里迢迢的順勢遠渡而來;就是想向宗藩院發起動議,謀求解禁諸侯外藩的軍備控制;并且籍以東海公室的專屬渠道和特權,得到更多中土出產的兵器甲械。
尤其是爆炸物和燃燒物為主的火器;據說在對付那些荒野游蕩的不明異類、精怪;乃至獸災、獸害,都十分的有效果。就算一時沒法完全解決問題,也能將其暫時驅逐、驚走;這倒是一個相當意外的思路和對策。
當然了,大巡洄船團帶來的,不只有貢賦和土供、酌金;還有數量更加龐大的領地物產。比如西原之地的棉花、大豆,及其相應的初級加工品;北野地域的皮貨、毛呢和豐富的礦物提煉,霜土地的貴金屬和油脂。
南方大灣地(加勒比海地區)的糖、茶、煙草、甜酒、苦豆等熱帶、亞熱帶物產,乃至更南方下新洲的干椒、果脯、豆類、薯粉、樹膠、腌魚;玉石、珍珠和金銀,乃至是一些珍稀的鐵木,蘇木和香草、胭脂蟲。
同時,他們對于中土龐大而過剩的民間丁口,及各種成熟的手工業制品、大宗民生物資的需求和渴望,也是幾乎無窮無盡的。而由此產生的可觀貿易流通,都匯聚在夷州大島上;再經由各地奔赴的商人分流內陸。
因此,除了朝廷例行的抽分和征稅、指定采買,夷州本地公室和藩屬的包銷部分之外;同樣可以給夷州本地的市面上,制造出持續一年半載的景氣和繁榮;但也同樣因為人多口雜的混亂,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盤踞在夷州民間的灰色地帶,被稱為藩人幫、歸化人的群體;還有依附公室及藩屬的藩奴,很大一部分就是由定期巡洄的船團,持續所帶來的產物。因此歷代留著底層藩人幫會和團伙,就是為聚而治之。
而江畋作為代表公室的世子,也要逐一的接見和招待,這些上供和進貢的諸侯臣藩、小國邦屬;接受他們各自的獻禮,同時按照三六九等的藩屬等秩,賜下相應規格的回禮;比如蜀錦春彩、蘇繡吳緞的冠帶衣飾。
邢、越、洪、鼎、岳、壽等地,知名官窯出品的諸彩、青瓷和白瓷的整套生活起居器物;又如精工印刷的四門學、國子學、數術、律法、四書五經等方面的書籍;又如對應身份的旗鼓儀仗、槍仗門戟等排場物件。
但在那些新洲諸侯外藩中,最受歡迎也是最為追捧的,毫無疑問還是中土產出的精良兵器;而做為東海宗藩之長——通海公的領下,除了不能私造馬甲、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錘外,卻可以自產其他的七種。
而對于長兵器和弩機的限制,也僅限于馬槊、長稍和木單弩、擘張弩等幾項制式軍品。因此除了一些強力的大諸侯,或是宗室、外戚出身的藩屬;可以有門路直接在朝廷方面,設法弄到一些官軍制式的現役裝備。
大多數的諸侯外藩、臣邦屬國,還是只能老老實實的爭取,朝廷每年提供的配額,獲取一些只能淘汰回爐的老舊軍械。或者求諸于各自所屬的宗藩之長/公室;利用宗藩法度上的模糊界定,獲得甲械軍備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