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而言日島神社在外在表現形式上比較注意,神社的周圍會布設柵欄或者圍墻神社的入口會有鳥居。
通過這種明顯的形式區分世俗和神社的范圍。
因為在日島神道教的理論當中神社雖然在人間卻是屬于神的領地!
所以需要明確的和世俗區分開來。
當人們跨過鳥居的時候,從理論上來說,就從人類的世界進入了神的領域。
在日島規模大點的神社都會有相似的參拜流程。
神社在門口會準備水池或者清潔的水源,來參拜的人首先要在這里凈手凈口,在日島這被視為對神的禮節。
潔凈自身之后,通過鳥居走參道,這就代表著遠離俗世,接近神的領域。
進入神社內部之后,一般會有專門的回收地點,用來回收提供給信徒的護身符。
在日島的信仰當中護身符是有使用時限的,根據種類和來源的不同,從幾個月到一兩年的都有。
這些護身符在到達使用時限之后,是不可以亂扔的,很多神社都提供回收的地點,方便信徒將到達使用時限的護身符回收。
即使日島的信仰環境氛圍濃郁老百姓也不可能天天往神社跑,所以多選擇在節假日或者有活動的時候才會去神社,既然來了,當然要拜一拜神。
日島常見的拜神禮儀被稱為二禮二拍手一揮。
也就是先準備點錢,一般是五元,在日語的發音里,五元類似于結緣,表示自己與神結緣,屬于討口彩的一種。
將錢放到塞錢箱里,搖鈴,鞠兩次躬,將手放在胸口,拍兩次手,向神明許下心愿,然后再次鞠躬,完成拜神的環節。
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去神社的主要流程都已經完成,根據個人的需要,可以在神社求簽,許下美好的愿望,請護身符,有一些規模比較大的神社,還會提供其他服務。
當然,這是比較正規,哪怕是小一點的神社,也是正規神社,才能這樣玩。
李云龍折騰出來的黑川神社這種標準的三無(無根基,無聲譽,無勢力)微型神社當然不能這么玩。
門口準備了一個小小的水池,來源就是自來水,打開院門就是鳥居,參道干脆直接用石板代替,實在是院子就那么大,還能怎么折騰?
正規點的神社本殿,幣殿,拜殿都是需要有的,李云龍的黑川神社總共就這么大還有自己居住的地方,當然是能怎么省事就怎么省事,反正能夠提供給人們參拜的地方不就好了。
重點是塞錢箱,一定要擺在顯眼的地方!
至于神社本應提供的其他服務,李云龍就準備了一個繪馬,也就是給信徒掛許愿牌的地方。
其他的別說護身符的回收地點了,就連出售護身符的地點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