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多哈哈里發體育場。
蘇神他們到了現場后,開始安排熱身,多好的氣氛不用說了,一直以來都不錯。
超過五萬個固定座位,加上其余的臨時座位,氣氛不要太好。
而且這個地方的溫度控制,那可是“國足大爺”們都說好的。
絕對是亞洲的一個比賽圣地之一。
走進這個半張口的貝殼形狀的體育場,人已經開始慢慢涌入,大家也都做著準備運動。蘇神和博爾特他們看了后,也就是揮手打了一個招呼,然后進入了備戰狀態。
這一場,米爾斯親自到場了。
他看著蘇神,目光起碼停留了十來秒,因為這是除了劉祥之外,第一個讓他印象極其深刻的短跑大項目類的東方運動員。倒不是說實力有多驚人,主要是他的一些主張和理念,讓米爾斯這種資深教練都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這就不一般。
你要知道一般這個年紀的人,估計在美洲很多單詞都積累不過來呢,何況這種專業性的東西。能看著這些專業術語,能夠認識已經不錯了,理解創造推陳出新
一個單詞米爾斯可以告訴你
想屁吃。
尤其是黑人運動員里面,更加不可能,上一個科研田徑運動員還是拉爾夫曼,正想著
臥槽。
米爾斯愣了下,他居然真的在對面的團隊里面,看到了拉爾夫曼的身影。
拉爾夫曼為了完善自己的冠軍模型,必須要大量參加實戰現場,方便他來采集數據和資料。而且他的冠軍模型編程軟件,除了他,也沒有人搞得定,出了問題,也只有他自己能夠修復。
因此,就算是蘭迪不來,他都要跟著來。
上一場他因為自己有些感冒,所以沒有成行,這次好了,說什么也要親自到現場去。
科研型運動員的執著。
確定那是拉爾夫曼后,米爾斯頓了頓,腦子白了白,然后再次看向蘇神的團隊,整個隊伍里面配置十分的細致和均衡,和他接觸過的亞洲短跑隊的“粗放”,差距很大。
甚至他還看到了專業的人給他們發放食物和營養液。
這些東西,講真的現在在整個牙買加,也就他這里有這個配置了。
還是自己掏了老本才搞了一個團隊過來,話說這事情博爾特自己也提過,雖然牙買加的訓練環境和訓練科學體系可能不如米國,但是他還是要守在牙買加效力,并不打算去“投靠”米國。
當然,即便是相比米國,牙買加的體系有些“落后”,但是相比亞洲的國家,他們就要無疑先進多了。即便是走經驗路線,他們的經驗也比國內的短跑界有用,畢竟他們是出過很多猛人的,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再加上全民短跑,研究和投入并不小,只是不能和阿美麗卡米利堅相比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就眼下這個時間點上,又有哪個國家可以和阿美麗卡的燈塔相比呢。
這一點是事實,在蘇聯解體后,他們的確這么多年都是一家獨大。
田徑和運動科學,更是一騎絕塵。
所以如果一開始,你要米爾斯去看種花家的訓練方式和訓練體系,他肯定是不會搭理你。
但是在看到了蘇神的神奇,博爾特和布雷克的贊嘆和贊同,再加上越深入研究,越發現這個東方小子,能力之可怕
現在又看到了拉爾夫曼在這邊,他心中對于蘇神搭臺子組建的這個“復合型團隊”,越發表示重視。
參加多哈比賽的人就多了不少,起碼比曰本只多不少。
不過別管是兩槍還是三槍還是四槍,蘇神他們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因為前面除非語氣特別差,不然的話,留著力量輕松跑跑就好。
就當是在多哈哈里發體育先順順腿,給決賽積攢能量。
對比第一次來多哈,全隊上下,可能就勞逸,有點興奮,到底他“出道晚”,沒什么太多的大賽經驗。可對于其余人,尤其是蘇、趙、湖,都已經是狀態穩定,就連湖凱,都已經沒有了多余的想法,安安靜靜做著熱身跑。
別看也就一年,但這一年,湖凱跟著蘇神他們,提高了自己的實力和技術不錯,還跑了很多的國際大賽和洲際大賽,這讓他的眼界和身體適應,很快就跟了上去。
再也不是個跑個亞運會,可能就都會緊張的湖凱。
他現在是
亞洲最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