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跨起。
攻欄
“祥哥的動作怎么改了,他不是八步攻欄嗎”現場絕大部分人都是專業人士,不管是教練還是運動員都是比普通人更加了解這個方面,對于劉祥是幾步,每個人都很清楚。
八步攻欄,是劉祥的標配,這么多年一直如此。
但受傷之后的第一次110米公開試跑,卻變成了七步。
受傷還敢一同把技術改革了,還是至關重要的啟動環節,劉祥真的夠膽。
然而佩服之余,很多人眉頭又緊緊地皺了起來。
這是因為
前面湖凱才剛剛經歷過,技術改動和金字塔重構的慘痛失敗,這也讓所有人都明白了蘭迪的那句話
技術改革,推到重來,風險和收益并存,而且風險的概率極大。
世界上也沒有幾個有這種頂級運動員技術改革的實例可以參考。
一切。
都是摸索中。
教練員不敢打包票,運動員其實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小白鼠”。
只不過這個“小白鼠”,是運動員自愿的選擇而已。
湖凱在國內短跑歷史上,已經是很強的存在,做過第一人,也做了好幾年的第三人,這一世更是拿過亞洲冠軍,全國亞軍,進過世錦賽決賽,亞洲頂尖毫無問題。這個級別的人,也都一碰技術改革就萎靡了,劉祥即便是是湖凱強得多,卻也難保會不會同樣“滑鐵盧”。
如果是這樣。
劉祥的巔峰,可能就要在08年后,暗然結束。
全場上下只有蘇神,神色澹然,因為他很清楚劉祥會在這個技術改革中調整過來,摧毀他在原時間線上的因素,根本不是技術改革。而是傷病和該死的跟腱,技術領悟能力,劉祥也絕對是國內田徑界s級別。
不然你以為他怎么在這種環境和訓練體系下,爆殺世界,甚至成為世界紀錄保持者。
天賦和悟性,劉祥可以說是一個都不缺的。
第一個欄。
過了。
劉祥開始加速。
第二個,也過了。
繼續加速。
第三個。
第四個。
第五個。
其后劉祥的速度可謂是越來越快,越來越進入狀態,除了第七個欄,稍微碰了下。
其余的。
幾乎都是一氣呵成。
這個跑動過程還沒有結束,其實孫海瓶就已經是判斷出了劉祥這一槍順腿,成績不會差。
第九個欄。
劉祥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還不錯,比想象中好多了,甚至還有些前面的保守和長久沒有正式跑的不適應,這個速度還稍微耽誤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