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不上去,那只能認命。
科學體系提升,也是需要自身天賦和悟性的,并不是說所有人都可以訓練到頂尖。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在周圍的加油聲中,一行人都漸漸抬頭,這個技術倒是在二沙島已經得到了廣泛推廣。
沒有個人是一步抬頭法了。
途中跑開始,這就是變數開始的地方,前四個人的領先優勢越來越大,沒有國服王者的實力,
根本跟不上他們四個。梁佳宏還是絕對的第一,他的硬實力,就是最強母庸置疑,今年應該還能提高點,但整體的前進趨勢,明顯開始乏力。
但這一組里面,沒有人可以接近他亞洲級的實力。
途中跑沒有明顯的區別,四個人還是保持著相當的差距,名次也沒有任何的變化。
可真正的變化,就在最后的沖刺區。
這是最后的變數區間了,而蘇神和趙昊煥,看著的都是第四名的周兵。
其余人也許沒有發現,周兵在途中跑的送髖更加順利,自信更加提高,這可能是奧運會之后的“奧運綜合征”。要不就是狀態下滑,自信受到打擊,要不然就是狀態上升,從奧運會里面得到自信。
顯然周兵就是后者。
奧運會讓他知道,自己在國際上,也不是完全沒有一戰之力了,還是有辦法和世界高手們切磋一二。而且他還年輕,也就比蘇神大了半歲,因此即將20歲的他,認為自己還有更多的可能。
這些都反過來,促進了周兵的整體戰斗力。
七十米之后,一直穩定的前四名,終于漸漸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陳威開始被尹華隆追上來。
八十米。
只見周兵支撐腿蹬地最后瞬間,用支撐腿的大腿在髖關節處充分后伸。
擺動腿充分屈曲,帶動同側髖關節的垂直軸做旋轉運動,從而使兩大腿呈最大夾角。
這一套送髖操作下來,讓他在后程不管是技術性還是硬能力上,都開始后來居上。
“耐力天賦”就有這個好處。
前面速度爆發不起來沒有關系,只要維持速度的能力比較好就行。
典型的有“刀哥”德格拉斯,就是這種類型的運動員。
當然不是說現在周兵能和德格拉斯比,只是說比較類似,可以從這個方面去發展。
最后大家都開始分開掉速的時候,你不怎么掉速,那么是不是就會出現類似于“后程瞬移”的視覺感呢。
只要周兵做好這個,利用好這個天賦,未來國內比賽,100米他就就會是一個著名的“偷牌高手”。比賽沒有到最后壓線的瞬間,沒有一個國內運動員敢在終點線前松懈。
這就是蘇神未來給周兵的一個100米發展方向。
八十五米。
陳威減速已經很明顯了,他現在可能是年紀大了,技術又沒有辦法攻關過去,導致這里開始被周兵第一個趕上。
然后追平。
接著超越過去。
九十米。
最后十米了。
周兵再次“加速”,感覺現在最后十米,周兵的速度越來越快,其余人開始越來越慢。
他不會最后把尹華隆都給干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