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沙島。
雖然已經進入大冬天,但是二沙島的場地上,卻一點都不空閑。
每次都是熱火朝天。
就連劉祥都感慨,在這里訓練,怕是沒有人敢不努力。
不然的話,實在是和大環境格格不入。
當然,太努力了,也會被人叫停。
這是二沙島的特色了。
“啟動模式有問題,最新的傳感器我們還在調試。”
“在這七次的啟動中,最好的是第二次,這里傳感器顯示最為接近克服重力占3,克服空氣阻力占18,加速肢端占57,制動占22的占比。但是對于磷酸原系統的供能卻是第七種目前最合適。”
“這可能是掌控問題,也有可能是身體的習慣,或者這就是看起來不平衡的平衡。”
蘇神過來看著傳感器數據,邊喝水邊點頭,不得不說運動傳感器蘇神系現在已經是搶先開始運用了,這對于運動員的細節提高,有巨大的好處。畢竟提升到了現在,蘇神自己恐怕都有點鬧不明白,應該怎么做才是最合適的。
身體的變化,已經是越來越大,最佳的位置,已經不能從原本的身體中去計算了。
原本的經驗,甚至也有些不準確。
需要重新定位和設計了。
“前四步呢”蘇神問道“前四步是啟動的關鍵,也是能不能順利加速起來的一個標準值。”
要知道起跑的第一步和以后各步的步長,對加速跑的質量影響很大。步幅過小不能保證迅速增加速度,步輻過大則會導致“拉大步”而降低速度。配合身體前傾角度隨著速度的增大而減小,做好這些,最后才能逐漸接近途中跑的姿勢。
所以除了啟動,就要看看前四步了,蘇神這是要把整個運動姿態,全部重新優化了。
細節量極大,沒有團隊,沒有超前指導,甚至沒有蘇神系研究的這些高科技,少了一個,都絕對是在冬訓里面搞不定的。到了這個級別,想要維持都難,何況是進步,980s之后,這才是真的是001s都要花費巨大的心力,甚至蘇神自己都覺得,980s是真正要開始挑戰人體乃至是生理的極限了。
“蘇總,這是這七次加速的分析圖,包括加速跑蹬地力時間特征的變化t1t2t3分別為前支撐時間、后支撐時間及支撐時間。”蘇大偉把電腦屏幕上軟件顯示的曲線圖給蘇神看了,蘇神低頭看了看,好一會兒才問道“加速跑蹬地力沖量變化呢”
“在這里蘇總。”蘇大偉點了點鼠標,屏幕上彈出了一個新的對比圖“這是根據蘇總你所說的速跑三維蹬地力來設計的時間曲線變化趨勢及途中跑三維蹬地力圖t1為前支撐時間,t2為支撐時間,橫坐標每格為001秒。”
“這是這七次的體質心的水平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對時間的函數。”蘇大偉眼睛盯著屏幕,認真說道“這里to鳴槍;t1第一反應;t2手離地;t3后足離地;t4是前足離地。”
“好。”蘇神看著電腦上蘇大偉調出來的一張張圖片道“落腳點姿態呢”
“這是八字形,這是一字型,這是直線沖擊類型。”
“蘇總你這段八字形加速法中,腳的左右蹬擺是造成身體左右擺動的原因,如果可以更好加強一下左邊軀體的力量,尤其是左腿的力量控制,增加一些離心控制訓練也許會更好。啟動分散的能量會更少。”
“嗯。”蘇神繼續問道“身體總重心線呢啟動差距有什么區別”
“重心速度與重心水平向前速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蘇承志走過來拿著另外的儀器道“這七次重心速度與重心速度的水平向前分量的變化趨勢非常相似,開始階段兩者幾乎相等,即使在后段兩者的差別也不是太大,說明蘇總你的重心速度控制的相當好。但是從圖表來看,重心水平向前速度在這里還沒有達到冠軍模型的最優解,你看看可不可以再調整下。”
“冠軍模型又更新了”蘇神問道,到底這玩意拉爾夫曼也是投入了全部心血,在國內這邊加上蘇神實驗室的大幅度投資,其實已經是遠遠超過了原本的時代版本。
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