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決賽三槍,每組前二大q晉級,除此之外,小q兩個晉級。
規則已經是和國際田聯基本接軌了。
以前的半決賽前四晉級制度,很可能就要消失在歷史中。
“不要硬拼種花家的這幾個人,半決賽不要硬來”
“保證進入決賽就好,知道了嗎。”
曰本田徑隊這邊在大聲交代,說的其實沒有問題,基本上進入決賽的人,也都是這樣。
亞洲比賽,不都是如此么。
單槍能跑好,就不錯了。
可是對于蘇神系來說,就不是這樣,他們想要好好跑,甚至是風速好,就要借助風速試一試自己多槍制的能力。畢竟蘇神系主力賽場,本就不在亞洲上面。
在國際舞臺上,沒有多槍制,就毫無意義。
根本沒有競爭力。
尤其是現在的國際形勢,更是恐怖,更加需要多槍制的磨礪。
不說極限雙槍。
起碼多槍制,你是要具備的吧。
那零風速或者逆風,伱想要多槍制跑出好成績,幾乎是癡人說夢,就算是對于趙昊煥來說,也難度很大,并不容易,更不要說其余人。可是這次亞運會,現在測風旗,你肉眼就可以看到開始“呼呼”飄動,再加上半決賽和決賽分開這個時候不好好試一試,簡直是暴殄天物。
反正勞逸他們的團隊,已經是做好了準備。
如果上場風速不錯,立刻試試多槍開十秒的能力。
這個能力,目前為止,勞逸還沒有過。
借助天時地利人和,也許正好給身體和心理,建立一個自信。
趙昊煥則是想要在這一場,試一試自己極限雙槍的能力。
如果風速這么好,那不好好利用,也是浪費。
反正對于他來說,冠軍能爭取他肯定不會猶豫,但是對于整體來說,反正蘇神以后不比亞運會了,亞運會基本上他可以輕松奪冠,也不在乎這一次。現在對于他來說,亞洲榮譽遠不如突破自我,刺激自己的極限雙槍有意義。
趙昊煥多槍制的能力,現在還是具備,多槍開十秒,一點問題沒有。
但是極限雙槍,他沒有,這也是他為什么每次o大賽都進入決賽就疲軟的最大原因。
因為現在的時代,是全世界都是短跑的黃金盛世,不僅僅你一個種花家而已。
所以,他一槍拼到底,就已經是不行了,那么決賽,進去也是“陪跑”。
只是可以混個前八的獎狀而已。
而就在大家說干就干的時候。
張培猛一個人在第一組,勞逸和趙昊煥在第二組,蘇神在第三組。
四個人里面,眼下可以說是人氣最低的張培猛,已經是提前出現在了檢錄通道中。
貼上號碼牌后。
看了看現場。
果然沒有多少人在關注自己。
更多人就在交頭接耳,嗑瓜子聊天,或者等待后面兩槍的到來。
畢竟這一槍也沒有破十者。
有什么好看的呢。
沒啥意思不是么。
即便是在亞洲,那在蘇神和趙昊煥在國際賽場各種刷出好成績,即便是勞逸都刷到了995s以上的b,你還能說什么
不破十,只能說完全不能刺激國內田徑迷的閾值了。
就連現場解說員都對于張培猛這一組,有些興趣缺缺。
雖然還是盡職盡責,但是很顯然,不夠比得上解說蘇神趙昊煥乃至是勞逸那么上心。
這也很正常,人都有情緒波動,完全沒有的,那是機器人。
張培猛看著場地上的人,又看著大屏幕上,打出自己的還是10開頭的b。
他感覺了一下這一場的風速。
的確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