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剛剛響起。
勞逸也穩步沖了出去。
啟動加速沒有什么問題,依然還是那么的穩健,蘇神之前給他調整了前面的啟動和加速,勞逸一直貫徹很好,現在前程已經不那么拖后腿,在亞洲也算是頂尖強勢。
可是對比張培猛的反應天賦和二檔起步,他現在這里還是不占據什么優勢。
他對比張培猛,反倒是優勢在后半段。
這兩個人也真是絕了。
張培猛比他高了十幾厘米,卻居然是高個子的搞步頻,矮個子搞步幅,這真是換在以前的訓練體系看起來,完全是“瞎幾把胡搞”。
蘇神重開之前,即便是2013年,張培猛都是這么練的。
然后他的生理條件又天生步幅不夠,還不如湖凱,直接強行修改失敗,加上傷病加劇,開始漸漸退出了國內頂尖運動員的位置。
所以現在重開后的蘇神,給他們都配備了自己最擅長,也最應該前進的方向后。
再搭配各種科學體系和黑科技助力,兩個人的成長,是越發差異化起來。
加速區,勞逸做得基本上都沒有問題,慢慢起來,漸漸打開步幅。
向前性因為勞逸訓練很拼,每一組訓練都質量極高,導致他的向前性一直都很不錯。
當然,不可否認,身材矮一點對于中心控制,也天然更加容易一些。
不然你要是奧特曼那么大,光是一個慣性,就可以讓你命三千。
張培猛也看著宛如小鋼炮一般的勞逸。
目不轉睛。
因為現在他們這些高手,都是小團隊分著帶,除了有問題才會找蘇神和蘭迪,其余都是分開訓練時間比較長。到了這個級別,其實就是比拼差異化的時候,還是制式化的訓練模式,根本不適應他們這些已經是打破十秒極限的人類速度高手了。
畢竟全世界現在歷史上電記破十秒的,也就一百人左右。
比上太空的都少得多。
說一句人類速度高手,絕對沒有問題。
勞逸這么小的身材,卻接近80kg,這個肌肉量絕對是沒得說。
完全是小鋼炮一個。
非要類比的話,現在的勞逸就像是上一世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蘇神。
那個肌肉那個大腿,那個線條和肉量,是一生中最好的時候。
絕對是一腳可以踢死一個小鮮肉的地步。
十米、二十米、三十米。
勞逸穩步加速,馬上要進入途中跑了,這個時候大家才真正凝神觀察起來。
畢竟勞逸真正改動的地方,就是從這里開始。
這也是勞逸的冬訓報告上,寫出來的東西。
砰、砰、砰、砰、砰。
勞逸抬頭的瞬間,大家就開始大概檢查他的冬訓成果,不管是不是直接競爭對手,都想要看看國內最矮的一個破十者,到底是怎么跑,怎么改進。
勾腳背。
這是21世紀科學扒地的基礎之一,但是這里蘭迪幫他改動了一個地方。
這也是蘭迪未來不愧是大師級教練的原因。
我們國家訓練的運動員,太喜歡整整齊齊,或者說種花家人,就喜歡追求一個“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