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人剛開始學習時候,一定不要模仿。
就像是你看打籃球,一開始就學習喬丹科比,那肯定是會有問題,因為人家是基本功扎實后再開始的“個性化”和“定制化”,你地基都沒有呢,你就開始那結果可想而知。
謝正業現在自己已經可以隱隱摸到一些,自己跑步時,什么感覺似乎更好更舒服。
這就是身體這臺儀器的反饋,而他也開始嘗試將其一點點運用起來。
比如彎道送髖的時候,他隱隱感覺,自己的角度可以壓得更深一些,這樣似乎跑起來更舒服更爽脆,抬腳更流暢。雖然這肯定和二沙島教科書的基本功有些偏差了,但謝正業還是在得到了教練組的允許后,一點點加了進去。
因此陳海建看到這里,突然皺眉,他本以為這是謝正業訓練中有了壞習慣。
可下一秒,謝正業已經是“彎道六秒爆發”,整個速度大幅度提升。
頓即在彎道上再次完成了兩次超越。
甚至連羅德爾索里洛都超了。
這給陳海建一下子看傻眼。
剛準備開口的建議,也卡在了喉嚨中。
為什么會這樣
他為啥這么跑還能更快了
這么跑,不科學啊
不。
這么跑,很科學,以前只是基本功不扎實,沒法進入個性化的條件。
謝正業眼下已經具備了,自然就可以開始。
而且陳海建的擔心,不是沒有問題,的確很多時候,是這樣,即便是“個性化”的改動,也很有可能會是糟糕的,錯誤的,不合適的,甚至會讓運動員日積月累下去出現傷病。
但是,但是啊。
那是以前。
現在在蘇神實驗室和二沙島強大的科技和科研水平下,在全世界都公認是最好的田徑圣地之一的光環下,謝正業每次改動,都會有強大的“冠軍模型系統”一直跟隨,每次的跑動角度變化和幅度變化,都會被數據監測進去,以確保在出現了“錯誤的個人化”方向后,立刻可以基于喊停和糾正。
其次就是,還有強大的黑科技恢復配套設施,讓謝正業即便是這些跑動出了些小問題,也可以盡快修復。
如此一來,自然可以讓謝正業敞開去“嘗試”。
能夠這么做的基礎是,現在擁有了一個極其強大而且雄厚的復合型團隊在支撐。
這樣,每個運動員都可以在基礎扎實后,都可以去漸漸尋找自己的最佳技術和最佳姿態。
因為二沙島的“試錯成本”,已經很低。
足夠支撐了。
所以,他們這一代可以做陳海建這一代還有之前任何一代,都不敢做的事情。
“彎道進直道,謝正業出彎在第三”
是的,出來就在第三位,這還是鉆石賽,以前的謝正業跑法,絕對拍馬都趕不上。
周兵這個時候還在后面,他在第六,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只是彎道的時候,完全看不到他的風頭。
可進入大直道后,周兵沒有含糊了。
看到小老弟都跑到這么前面去,他又被刺激到了,這家伙一被刺激就會跑出更好的潛力。
因此
其實從進入體校開始,蘇神和趙昊煥,就一直是這么對他。
三天一個小刺激。
七天一個大刺激。
一個周期一個大大的刺激。
反正,不讓他的“懶筋”復活,讓他天天處于外界的“通電刺激”中。
周兵,就是這樣一個被天天刺激,成長起來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