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比賽之前,我們就覺得她是有希望拿到金牌的,不過我們考慮到了壓力,可能會對她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就沒有給她定下什么金牌,也沒有給她設定什么目標,只是讓她了解一下自己的能力,發揮一下,對她在比賽中的表現也有好處。”
“由于李艷風在昨天的預賽表現不佳,可能是因為太過緊張,導致她的實力無法完全發揮出來,因此,昨天晚上,中心的所有負責人和教練都單獨給她打了電話,目的都是為了讓她振作起,就目前來看,還是很成功的。運動員如果出現了心理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及時找人去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干涉,這一點是二沙島最先開始的,目前看起來,可以推廣到整個田徑隊了。類似于以前那種,運動員表現不好,就是嚴肅嚴厲嚴整的情況,應該要過去了,利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運動員的突發心理問題,才是未來我們田徑隊要做好的事情。”
“今年已經32歲的李艷風絕對是我國田徑隊大器晚成的選手,2005年險些因為受傷而選擇退役,經過教練的努力,她最終還是選擇留下,才有了今天的成績。這也充分說明了,不要過早的放棄一名運動員,運動員的培養不容易,不要一點問題就選擇放棄,那樣只會浪費很多人才,埋沒很多原本有潛力可以發光發熱為國爭光的運動員。”
“以后我們可能要做的,就是要盡量延長一下運動員的職業壽命,這一點蘇神實驗室也給出了答案和研究”
在豐樹勇的回答中,可以看到現在田徑隊越發漸漸開始強調科學以及運動員延遲退役的意思。這就都是蘇神想要的效果,眼下八九年的布局了,這個結果還是讓他相當的滿意。
不過隨著電子廣播的響起,副場熱身的他們,也要做好重新戰斗的準備。
“大牛,加油,你可以的。”蘇神拍了拍勞逸的肩膀,給他加油打氣。
勞逸點點頭,他知道自己能上o大賽單項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且有一點,自己團隊里面那個人說的沒有錯,那就是
自己的年紀其實已經越來越大了,馬上就要二十六,還有多少時間呢
他自己都不知道。
別說他是什么“大齡青年的天才代表”,事實上“大齡青年”這四個人,本來就是在職業運動員領域,代表生涯不多的代名詞。要不是自己的狀態一直不錯,勞逸自己都覺得自己,是不是沒有多久可以比了。
到底按照以前的歷史來看,我國,不,整個亞洲黃種人運動史,都是如此。
二十五歲就是最高峰,然后就是不斷滑落,甚至可能突然斷崖式下滑。
這么多前輩的例子都在這里,勞逸其實對于自己沒有多少底氣的。
這方面不是訓練,人的正常衰老,這本來也是科學的一部分不是么。
所以
這一次,他不想要重蹈覆轍。
不想要和在柏林一樣,沖到半決賽就完事。
如果這是自己最后一次的話。
那么他想要做的就是
沖進去決賽。
給自己不留遺憾
到時候回憶起來,也是進入過o大賽進決賽的人,也是有o大賽決賽獎狀的人。
意味著當年自己在最高舞臺上的發揮,配得上“世界前八”這四個字。
作為一個短跑運動員,可以跑到這個水平上,除了那些變態天才之外。
不管你是哪個膚色。
都是絕對的榮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