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于腿,后蹬速擺。
在這種狀態下,他好像可以更加清楚就感覺到每次落地的時候,作用力的實施與支撐反作用力的傳遞。
似乎每次落地,都要通過足掌運行的感覺
越發清晰。
每次都要開始把自己的送髖,蹬伸,擺臂,等等。
全部整體后,開始往里面相互融合。
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身體保持更加筆直,減少弧形扒地的路線漂移問題。
減少弧形扒地的左右搖擺問題。
這就是勞逸的冬訓訓練最大的一個要點。
現在,就是最后的檢驗時刻,一個賽季了,也比了這么多場,就看現在了。
這些問題勞逸都做的不錯了,那就只剩下最關鍵的一個點
使用者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夠不夠用。
能不能達標。
如果在跑起來的過程中,尤其是到了后程,你的身體素質身體力量跟不上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談了,什么技術都是空話。
技術是需要身體帶動的。
勞逸今年為了解決這個,另外一個苦練的,就是他的核心。
極大強化自己的核心力量。
他沒有蘇神那么好那么詳細的技術掌控能力,那么就只能用最簡單但同時也是最笨的辦法用更強的核心去穩定住。
核心不夠穩定,那就容易出現路線波動和偏移的問題。
你越穩定,自然就越路線不飄。
勞逸或許沒有辦法和蘇神一樣利用各種技術掌控能力來分解這些,最終達成絲滑的技術整體性解決這些。但他有一點,這是在二沙島公認的
那就是絕對不輸任何人的努力和態度。
訓練強度自然不必多說,都是有任務和規劃的。
和以前的“三從一大”完全不同,也不需要你去這么做。
但是在如何把訓練任務和訓練規劃做到更好,做到更有質量。
那就是現代科學訓練運動員自己要做的事情。
就拿深蹲舉例子,同樣是深蹲一百五十公斤,同樣是十個,你是很快并且沒有什么控制全程姿勢越做越變形,代償越來越多,另外一個人是全程控制穩定代償少,并且完成的每一個質量都比你要高,這么一來,同樣都是十個一百五十公斤的深蹲,后者得到的效果和前者會截然不同。
當然,這也意味著后者這么做,要更加難更累神經壓力更大更讓人抵觸。
這一點上,勞逸說自己是第二,蘇神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穩壓他。
因此,即便是技術方面的串聯,不如蘇神,那么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子。
用最樸素的辦法,增加自己的穩定性,然后讓自己的弧形扒地,盡可能筆直一些。
這。
便夠了
砰、砰、砰、砰、砰
七十米。
勞逸速度開始提升,或者說對手的速度開始下降,他悄悄接近了第五名的凱斯頓布蘭德曼。
凱斯頓布蘭德曼現在已經是給干到了第五,本想著再拼一下,結果下一秒就被勞逸超過去。
頓時第六。
斗志頃刻崩盤。
八十米。
布雷克這個時候已經是鎖定了勝利,他甚至開始減速了,依靠慣性過去就好。
可其余的人都還不敢放松,迪克斯這個時候也發揮了自己強勁的后程能力。
居然連續超越了貝利和維考特
直接殺到了第二位
貝利和維考特,這個時候都緊張了起來,既然斗不過迪克斯,那么誰是第三,就問題很大了。這意味著自己還有沒有爭取一個小q的機會。
兩個人幾乎心靈感應似的,頓時都要拿出全部力氣來血拼。
歷史上是維考特更勝一籌,可就在兩個人要重演歷史的時候
砰、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